>
虽然李林甫同样欺上瞒下,把控朝政,任用小人,但他水平可比杨国忠强了不知道多少倍,最起码他在位时,虽然朝廷政治极为不堪,但起码不至于动荡不安,其权利是把控在手里的,没有被底下的人分走!
真正能搞出事端的能有几个!
倘若此人活的再久一点,安禄山的安史之乱恐怕也难以发作,或许至少可以再拖延数十年。
如此一来,倘若李隆基在位期间不久,恐怕还真能逃过这一劫。
【面对所有的将士们的要求,李隆基底气不足的回答:“朕自处之!”】
【此时的他仍然不希望处死杨贵妃,然而,奈何自己实在是手上无人诸多军队的将领一个接一个的前来劝谏他,当下他更是不敢犯众怒。】
【“愿陛下速速决断。”这种话他一天能听个十次八次的!最后无可奈何之下,李隆基让高力士把杨贵妃带到佛堂用白帛将其缢杀。】
【而众将士在看到杨贵妃的尸体后,纷纷跪地大呼:“陛下圣明!”,终于开始继续行军。】
【缓过气来的李隆基也思考清楚了,明白关键人员是太子李淳,自己的一时退让,也是一种失败,最后的人心已经失去了。】
【可此时想清楚为时已晚,就像他之前所做的种种措施已然无可挽回。】
【而这边大快人心的太子李淳决定以后的路线。一:北上前往边关。二:南下去江南等富庶之地。三:往东部前进。】
——
唐朝,贞观年间。
尉迟敬德看到选项的瞬间,便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