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西方的黑塞哥维那,将主要目标放在了塞尔维亚正教徒的聚集区上。
\n
其实,由于地势复杂,山路崎岖,黑塞哥维那相当难打,原时空中的奥斯曼帝国都在这里消耗了不少时间,直到最后都没能完全攻下——采蒂涅人依靠太过险要的地势和过于贫穷的土地维持了实际上的完全自治,成为南斯拉夫正教徒的一根独苗。
\n
但是,早在阿尔巴尼亚战争期间,东罗马帝国就借着反对威尼斯殖民者的契机获取了采蒂涅主教亚历山大的效忠,采蒂涅主教区实际上成为了东罗马帝国一个较为特殊的属地,由于过于贫穷,他们处于完完全全的自治状态,每年只用象征性地向君士坦丁堡上缴一些当地特产红葡萄酒。
\n
所以,曼努埃尔提前造势,用宗教名义要求采蒂涅主教区让出道路,允许他的大军通过最为险要的一段山路,直插黑塞哥维那腹地。
\n
尽管受到鲍格米勒派影响颇深的亚历山大主教历来不喜欢曼努埃尔这位保守派,但他还是迫于形势答应了曼努埃尔的请求,塞尔维亚大军成功绕过了黑塞哥维那人的边境堡垒,捅进了他们最柔软的腹地。
\n
接下来的战争就显得乏善可陈,曼努埃尔奔波在一个个反叛区中,剿灭不服管制的鲍格米勒派信徒,清除下山劫掠的突厥马匪,从内陆开始,一步步朝大海推进。
\n
为了避免引起匈牙利人的不满,曼努埃尔的军事行动十分小心,占领了面积不大的黑塞哥维那与波斯尼亚南部边境的一些塞尔维亚定居点之后,再也没有向北方继续进军。
\n
两年过去,不愿改信正教的鲍格米勒派信徒均被驱逐出境,曼努埃尔在黑塞哥维那的统治已经基本稳定了下来。
\n
“巴西尔殿下,我们到了。”
\n
罗伊斯顿轻声提醒道。
\n
“前方就是殿下钦定的黑塞哥维那公国首都,萨拉热窝。”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