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余年的马政让东罗马帝国的军用马和民用马从数量到质量都迎来了飞跃,北非军队选用上等柏布马,巴尔干和安纳托利亚则采用掺杂着阿拉伯马血统的阿纳多卢马,什么马匹适合拉车,什么马匹适合耕田,什么马匹适合骑乘……关于马匹的研究事业稳步发展,马匹选用不再杂乱无章。
\n
当然,之所以东罗马帝国能够做到战马专用,主要还是因为东罗马军队中实在没有太多骑兵,对战马的需求量并没有匈牙利和法兰西那么大。
\n
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伊比利亚战争中,东罗马帝国也获得了不少隐性好处,成功从伊比利亚半岛弄来了大量的安达卢西亚马和不少培育马匹的专业人才,顺势在安纳托利亚西部开设了第三家官办马场——巴勒克埃希尔马场。
\n
帝国马政的不断发展也让一直对此鼎力支持的诺塔拉斯家族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他们家族的马匹可以从官办马场中得到更好的配种机会,也能共享研究成果,拉里萨大学新增设的育马专业的毕业生里,大概有四分之一会选择为诺塔拉斯效劳。
\n
诺塔拉斯家族在育马上有自己的一套独门秘方,知道该怎么在马匹尚且年幼时便估算出它们的成长资质,知道该怎么治疗马匹的各种疾病,也知道该使用什么办法来延长种马的发情时间,尼可丹姆斯从小便与马匹打交道,既是上好的育马师,也是优秀的赛马骑手。
\n
1476年冬,东罗马政府继续扩充,虽然为了限制政府部门的权力,绝大多数新增编制都是下级事务官,以撒还是增设了两个内阁职位,马政大臣的职位便落在了精通育马的尼可丹姆斯的头上,他会代表皇帝统管三大官办马场与一众民办马场,顺便代管赛马事宜。
\n
原时空中,由于尼可丹姆斯长相俊秀,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之战结束后,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看上了年仅14岁的他,命令卢卡斯大公将他送到苏丹的宫廷里充当男宠,卢卡斯大公宁死不屈,父子双双遇害。
\n
现在,他们也算是得到了一个不错的结局。
\n
查士丁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