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的煤炭购买量更是超越特拉比松,成为全国第四。
\n
所谓工业革命,先从大规模烧煤取暖开始。
\n
现在,顿巴斯地区拥有两座建立在矿业基础上的城市,一个是位于北部矿区,坐落于卡利米乌斯河畔的顿涅茨克城,一个则是位于卡利米乌斯河出海口的亚速海港口城市,马里乌波尔。
\n
这些名字均来源于当地的地理名词,查士丁尼对此不太满意,女儿出生后,他将顿涅茨克更名为卡洛斯堡,将马里乌波尔更名为维多利亚港,与哥萨克王国首都顿河畔君士坦丁一起,组成了一个十分美观的三角形城市圈,正好对应他的三个孩子。
\n
查士丁尼的此次哥萨克王国之行,一来是为了和几年未见的盖特曼们进行联络,强化君臣意识,二来是为马政和矿业,三来便是为了商议东欧草原上的争端,以及下一步的军事计划。
\n
查士丁尼记得,临走之前,父皇曾把他叫进书房,指着地图告诉他说,顿巴斯煤田事关子孙后代,绝对不能有失,他必须尽快增加顿巴斯人口,强化顿巴斯防御,扩充哥萨克军事力量,培养效忠意识,将这里化为哥萨克王国的绝对核心。
\n
以撒还告诉查士丁尼,由于波兰立陶宛——术赤兀鲁思的军事联盟在实力上超过了莫斯科大公国,哥萨克王国暂时得站在莫斯科一边,等莫斯科崛起到一定程度,则需立即转变外交方针,压制他们的领土扩张,甚至继续北上,打出一片“军事缓冲区”。
\n
查士丁尼明白,由于希腊裔罗马人太过珍贵,南俄草原的气候条件也实在不算好,哥萨克王国未来仍然将以信仰东正教的哥萨克人为主体,但他又必须在哥萨克人和莫斯科人之间创造隔阂,使其成为亲罗马的民族。
\n
查士丁尼想着心事,马队则继续向前,一座位于河畔的矿业城市出现在视野前方,这便是哥萨克王国的第二大城市,顿涅茨克,卡洛斯堡。
\n
(本章完)\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