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了整整六倍,呢绒出口量增长了八倍,纺织工坊的数量则是之前的三倍。”
\n
“除此之外,尼德兰在造船,冶铁等产业上也进步极大,据我所知,一些造船匠已经设计出了尼德兰式盖伦帆船,还从君士坦丁堡学走了来自东方的高炉炼铁技术。”
\n
“还有,人口的增长带来了取暖物的短缺,尼德兰人倒是没有使用东帝国常用的煤炭,而是将沼泽里的泥炭利用了起来,直接变废为宝。”
\n
若昂神色凝重。
\n
“这说明了两个情况,第一,他们的人口增长速度极快,不仅仅是生育率高,他们还吸引了大量德意志人。”
\n
“第二,由于政治组织松散,商人和市民权利极大,尼德兰人在吸收先进技术上速度很快,且多来自于民间自发,与法兰西那种刻意学习的模式有不少区别。”
\n
“这样下去,如果我们放任尼德兰人发展起来,他们不仅会将北海和波罗的海的贸易份额尽数垄断,还会为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材料开启远洋探索,到了那时,葡萄牙恐怕还是会成为一个原材料中转商,这不是我想要的。”
\n
若昂站起身,望向窗外的蓝色天空。
\n
“时代变了,汉萨同盟的衰落与尼德兰的崛起就是最好的证明,葡萄牙的工商业体系也必须进行深刻的改革,我们要出口的是高级手工业品,而非简单的粮食和羊毛。”
\n
乌尔里希合上文件,看向若昂。
\n
“您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发展手工业与加入汉萨同盟并没有直接关联。”
\n
“呵呵,这就是关联所在。”
\n
若昂笑了笑。
\n
“在我看来,汉萨同盟的“自由贸易”理念正是葡萄牙的机会,如果拉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