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装备较为精良,每人都背着轻量版火枪,商队前后还各有一支科伊桑仆从兵,他们没有火枪,只是装备了一些铁质刀剑,战斗力算不上强,但在这片土地上,这已经完全足够了。
\n
如果这是在墨西哥高原,或是在几内亚地区,这支商队肯定不敢如此大张旗鼓地穿越大片无人区,土著们虽然落后,但只要他们团结起来,依然能够凭借绝对的人数优势将少数殖民者彻底吞没。
\n
但是,南非原住民是科伊桑人,一个肤色偏黄的种族,没有统一语言,没有任何文字,没有铁器,没有农业技术,甚至连部落制都没玩明白,尚处于最原始的氏族时代,由于极度落后的生产力和组织模式,他们的人口也并不算多,聚居点同样分散,各个氏族之间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同胞情谊”,他们慕强而凌弱,面对远道而来的东罗马移民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妥协,归顺,寻求庇护,打击其他氏族,而非团结,抵抗,同仇敌忾。
\n
再者,对于南非科伊桑人来说,他们还面临着一个更大的对手——班图黑人。
\n
班图人可谓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印欧人,原本生活在非洲中部,由于从外界得到了铁器技术和农耕技术,在各个层面上将周边部族远远甩开,逐渐从中非向四周扩展,剿灭其他部落,杀死男人,掳掠女人,不少非洲原住民种族还没等到阿拉伯人和欧洲人的到来,就被班图人消灭和吞噬了。
\n
由于班图人战斗力强而文明程度高,科伊桑人战斗力弱而文明程度低,新色雷斯政府选择扶持和同化科伊桑人,与他们签署保护协议,帮助他们应对班图部落的南下,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将他们引入东正教和希腊语的怀抱。
\n
约翰内斯堡位于班图人南下的第一线,附近的班图部落已经不少,面向科伊桑人的“保护协议”在他们中间广受好评。
\n
由于有教士的庇护,一个科伊桑部落在皈依正教后虽然得不到真正的平等地位,但至少也能被视为可接纳群落的一员,不会有人大肆屠杀,秩序依然存在,即使这种秩序十分脆弱。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