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年长一人说着,指了指岔路。
\n
“赶快去吧,西西里的军队等着用呢,等战争打完,我请你喝酒。”
\n
年轻一人点点头,从码头旁的官方马厩中借来几匹骏马,和几名侍从一起,向迦太基城的工坊区飞奔而去。
\n
他叫卡罗洛斯,祖籍尼西亚城,在几年前的大土耳其战争中正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n
但是,卡罗洛斯是个混血后裔,他的父亲是个纯正的突厥穆斯林,他的母亲则是一位希腊正教徒。
\n
尼西亚解放后,卡罗洛斯很快在母亲的带领下皈依正教,并登记为罗马公民,他的父亲,两个异母兄弟和两个兄弟的一大家子也由于他的关系免于迫害,并在后续的劝说中选择皈依正教,获得了正式认可。
\n
这是东罗马帝国在安纳托利亚占领区的城市中实行的一种同化政策,对于一位穆斯林来说,只要他能找到一位具备公民身份的血亲,并表现出“愿意皈依”的态度,在血亲的担保下,他就不会被充当奴隶,成为了法律意义上的“未来罗马人”,政府会保护他们的财产,允许他们参加劳动生产,并给予他们一年的考虑时间。
\n
为了防止这些人携款外逃,当地政府采取了连坐制,要求他们以十户为单位,每天向本堂教士汇报情况,一人逃跑,全街为奴。
\n
由于穆斯林男人可以迎娶基督徒女性,且最多能娶四个妻子,这种政策在城市中的施行空间很大,涉及人员很多,这项工程由教士负责,他们往往对“血亲”的要求并不严格,哪怕连哄带骗,哪怕攀亲附戚,只要表达出皈依意向,教士们都会十分高兴地表示认可。
\n
在之前的战争与平叛中,妥协者得到了丰厚奖赏,死硬者则落得了凄惨下场,剩下来的这些人只不过是因为教法而犹犹豫豫,帝国政府认为,给他们一些时间,也许能够得到更好的结果。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