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卜拉欣抖了抖身上的铠甲,咧嘴一笑,神态轻松了不少。
\n
三十年来,东罗马帝国的这支军队由以撒一手组建,自然说一不二,但成军时间日久,士兵数量日增,派系斗争自然产生。
\n
在这几个派系中,由归化突厥人组成的东方系和以拉丁罗马人组成的西方系是争斗最激烈的,勤恳工作近三十年的易卜拉欣是东方系的代言人,最近声名鹊起的贡萨洛则隐隐成为西方系的代言人。
\n
由于血统和文化上的倾向性,东方系和西方系在对待穆斯林和公教徒时,态度十分不同,西方系主张对穆斯林赶尽杀绝,接纳公教徒,东方系则主张用温和手段归化穆斯林,打压拉丁集团的迅速壮大。
\n
作为一位君主,以撒对这些现象一清二楚,没有感到奇怪,也没有试图阻止,适当的竞争不是一件坏事,下属们一团和气的局面也绝非他想看到的。
\n
随你们怎么想,最终决策权在我,这就是以撒的主张。
\n
格拉纳达战争中,易卜拉欣和贡萨洛两位主帅之间产生了相当严重的分歧,易卜拉欣对贡萨洛的宗教极端主义十分不满,也不喜欢他的军事冒进风格,屡次要求中央对其进行限制,温和对待地方,稳妥对待军事,一步一个脚印。
\n
查士丁尼皇子对二人的争执十分烦闷,跑去了军营,在某种程度上成功解决了二人的纷争,直接将兵权收归自己,暂停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开始玩弄权谋与外交,用情报部门策划了希伯来人的叛变和阿卜杜勒王子的叛逃,从内部攻破了格拉纳达严防死守的阵线。
\n
在信上,查士丁尼还说,他已经在希伯来群体中安插了自己的密探,将他们一股脑送去英格兰,潜藏起来,留待日后。
\n
现在,以撒将易卜拉欣调了过来,一方面是因为西西里的战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解除查士丁尼和贡萨洛的后顾之忧。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