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第342章 拉丁殖民时代的终结
\n
伊比利亚半岛南方的海面上,一艘帆船缓缓向西北驶去,帆船不大,但使用了较为先进的侧舷炮改装和加长风帆,使它获得了不俗的火力和更好的机动性,在地中海上具有着不错的作战能力。
\n
帆船的主帆上绘制着红底白十字纹章,舰身上刻有“圣劳伦斯”的拉丁文字样。
\n
很显然,这艘帆船是隶属于耶路撒冷和罗德岛圣约翰医院骑士团的圣劳伦斯号,一艘小型克拉克帆船,医院骑士团的旗舰。
\n
罗德岛和十二群岛土地狭小,物资比较匮乏,虽然医院骑士团在罗德市进行了不少建设,建成了一个十分不错的舰船维修厂,甚至具有一定的造船能力,但医院骑士们一般不会使用本岛建造的舰船,会向其他国家的知名造船厂下达订单。
\n
圣劳伦斯号的建造计划在很久之前便已经确立,骑士团原本属意热那亚海军造船厂,但随着热那亚的衰落,大量人才外流,热那亚海军造船厂迅速衰微,威尼斯军械库又不擅长建造克拉克帆船,这艘军舰的订单最终落入君士坦丁堡造船厂的手中。
\n
君士坦丁堡造船厂是东罗马帝国两大造船厂之一,随着威尼斯军械库的沦陷,已经成为全地中海排名第二的海军造船厂,有能力建造各种舰船,从民用到军用,无所不通。
\n
东罗马帝国进行自由化改革后,皇帝曾对手头上的“国有资产”进行了改造,对外发放股票,采用“公私合营”的分配模式,皇帝和政府从经营者变为订购者和分红者,帝国海军从皇帝手中得到资金,再向各大造船厂发布订购申请,由造船厂竞标生产。
\n
与此同时,政府也不再垄断大型舰船的生产权,全部向民间资本开放,在取得合格证件后,任何民间资本均可合法生产,合法销售。
\n
原时空中西班牙的先例告诉世人,将军舰制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