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很清晰地辨明军官是否贪墨。
\n
当然,这套标准在战争时期显然是难以落实的,但战争时期的军需后勤部门也会尽心尽力地提供保障,确保士兵营养充足。
\n
在这个时代,不少军队在出征打仗时是根本不带多少给养的,全部就地征集,就地补充,从老百姓手中搜刮粮食物资,这不仅会迟滞军队速度,还会使军纪逐渐败坏,从长远上来看,这一套是必定会被抛弃的。
\n
更多的蛋白质和油脂可以让士兵们的身体更加健壮,更多的杂食能让士兵们免遭诸如坏血病和夜盲症之类疾病的影响,对于一支常备军而言,充足而有序的后勤给养十分重要。
\n
三十年过去,东罗马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食物越来越充裕,在盛世中成长起来的年轻士兵在整体素质上已经遥遥领先,平均身高逐年递增,单兵肉搏能力也有显著提升。
\n
在士兵们的炖锅边草草解决完自己的晚饭,年轻军官向巡夜卫士叮嘱几句,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自己的营帐。
\n
下一阶段的战争任务尚未传达,士兵们可以暂时歇息,年轻军官点燃蜡烛,拿起羽毛笔,翻开自己的笔记。
\n
军官的营帐并不十分奢华,仅比普通士兵稍大一些,背后的帐帘上挂着宝剑,宝剑上方则是亚美尼亚十字军旗。
\n
很显然,这支部队属于东罗马帝国中央军序列的近卫军第五军团,一支主要由亚美尼亚人组成的重步兵军团。
\n
军官名叫艾伦,来自保加利亚和北马其顿边境的一个小村庄,曾在保加利亚战争中加入山地猎兵团,因为头脑灵活,热爱学习,升为北马其顿第二山地猎兵团的兵团长,随后又通过考绩进入中央军,到近卫军第第五军团担任旗队长,统率五百士兵。
\n
“这是我随军来到伊比利亚半岛的第四个月,也是战争开始后的第四个月,尽管处于冬天,天气依旧晴朗,让人十分舒适。”
\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