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第334章 巴塞罗那同盟
\n
地中海的秋季晴朗而温和,炎热干旱的夏季已经过去,日渐增强的西风带为地中海沿岸的城镇和乡村带来绵软的秋雨,为大地带来无限生机。
\n
在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的地中海岸边坐落着一座大城市,这里风景秀丽,日照充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人口稠密,工商业发达,具备着非常不错的优良港湾,曾经是伊比利亚半岛上最为重要的贸易港口。
\n
这座海港城市名为巴塞罗那,加泰罗尼亚的首府,伊比利亚的明珠,主要民族是加泰罗尼亚人,主流语言是加泰罗尼亚语,主流信仰为罗马公教。
\n
巴塞罗那是西地中海商贸的重要一环,向南可联通巴伦西亚和格拉纳达,向北可联通蒙彼利埃和马赛,向东与富饶的北意大利隔海相望,西面则是广袤的伊比利亚内陆,丝绸,陶器,粮食,布匹……巴塞罗那的市场上可以看到半个地中海世界的商品。
\n
由于伊比利亚半岛独特的地理特征,人口密集区主要位于沿海地带,内陆城市发展有限,此时的托莱多,塞戈维亚和萨拉戈萨尚未完全摆脱中世纪的老旧体系,与它们相比,巴塞罗那称得上是一座真正的大城市,文艺复兴的思潮在这里率先传播,古藤堡印刷术在这里生根发芽,建筑风格已经具有了鲜明的新时代特色,资本主义的新型生产模式也茁壮勃发。
\n
此时的巴塞罗那属于阿拉贡联合王国,属于特拉斯塔马拉家族的胡安二世,是加泰罗尼亚公国的一部分。
\n
由于地理上的割裂,西班牙的民族主义在收复失地运动中未能彻底统一,各大人口密集区都诞生了属于自己的民族思想,他们的语言有所区别,文化有所差异,对所谓“西班牙民族”的认同感比较薄弱,或者说尚未诞生。
\n
当然,除了半岛北部的根深蒂固的巴斯克语和半岛南部奄奄一息的阿拉伯语外,伊比利亚上的所有语言均属于拉丁语族,相似度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