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克里米亚鞑靼人在这种堪称无赖的打法下进退维谷,左右支拙,他们不是没想过转而袭击哥萨克的领地,但宽阔的顿河和顿河上的军舰让他们望而却步。
\n
这就是海军的优势,这就是舰队的优势,可以将别人的天堑化为自己的通途。
\n
失去奥斯曼支援的克里米亚汗国彻底沦为南俄草原的穆斯林孤儿,经年累月的内战让他们疲惫不堪,经济崩溃,缺衣少粮,商业停滞,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n
地中海南岸,时隔数年,皇帝再一次踏上阿非利加的大地,在迦太基城主导了雇佣兵之家的修建,并巡视沿海城镇和广大乡村,接见乡绅,安稳内政,推广教育,审查官员。
\n
在伊比利亚的风暴彻底刮起前,以撒必须将北非这个前进基地尽可能地稳固下来,这里不仅是干涉西欧和南欧的桥头堡,更是君士坦丁堡联通大西洋的唯一枢纽,万万不得有失。
\n
昏黄的土地上,一支军队正在行进,军旗在天空中猎猎飞舞,军旗十分驳杂,既有东罗马帝国的双头鹰旗,斯拉维斯军团的染血老鹰旗,也有迦太基的射击军军旗和西境边疆区的怒吼野猪旗。
\n
军阵中,以撒骑着骏马,想着自己的心事。
\n
巡查的结果还算满意,大业草创,国势正强,一切都还欣欣向荣,内部矛盾尚未激化,贪腐现象不算突出,北非的庄园主和正教部落皆是跟随以撒近三十年的老部下,对他的到来十分高兴,纷纷拉着他到自己的庄园或帐篷里做客,把自己的子弟介绍给他,要么想在亲卫队中替他们谋一份职位,要么希望把他们送到君士坦丁堡陪皇太孙一起上课,以撒自然来者不拒。
\n
不满意的地方当然也有,那就是他们实在太安稳了,无论是因功获得庄园的退役老兵还是皈依正教的柏柏尔部落,他们都被以撒斥巨资构建的道路系统连接了起来,可以享受到商品经济带来的美好生活,已经很久未曾遭遇战争,有些部落在见识到波尔山羊和美利奴绵羊带来的丰厚利润后,连骆驼和马匹都不养了,一心一意挣钱。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