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颇为赞许,自己出资为他订购了一艘最新式的卡拉维尔帆船,并将其命名为海洋之号。
\n
来到印度洋后,担任钦差大臣的阿尔布克尔克在东罗马帝国的几个总督区来回往返,一方面作为印度事务办公室的职员统筹地方情况,一方面测绘海图,构思计划。
\n
几個月前,阿尔布克尔克从东非总督区的蒙巴萨港返回莫桑比克总督区的索法拉港,配合当地的东罗马驻员收取索法拉城邦的黄金贡赋,也在此期间收到了来自帝国中央的密信。
\n
收到密信后,阿尔布克尔克立马行动起来,重新回到马林迪港,换上了马林迪城邦的旗帜,并得到了他们的通商文书和登记证明。
\n
颠簸起伏的船长室中,阿尔布克尔克继续写着自己的日志。
\n
这几年下来,他早已适应了海洋上的生活,连新色雷斯附近的汹涌波涛都熬了过来,何况是现在的小风小浪。
\n
阿尔布克尔克望向窗外,荒芜的大地已经清晰可见,岸边的零星村庄和破旧渔船没能引起他的兴趣。
\n
埋下头,阿尔布克尔克看向自己的日志。
\n
“10月10日,海洋之顺利通过了霍尔木兹海峡,进入印度洋西北部的狭窄海湾,波斯湾。”
\n
“波斯湾沿岸非常贫瘠,看不见一点绿色,无论是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还是东北部的波斯大陆,全都是一片昏黄,让人感到分外压抑,真搞不懂这里的异教徒都是怎么活下来的。”
\n
“相比于这里,我更喜欢充满生机的印度,目前,东帝国在印度半岛上还没有占据任何一座港口,仅在半岛东南部的锡兰岛上获得了前进基地,整座岛屿的部落大多跪倒在双头鹰的旗帜下,为我们的水手和舰船提供补给。”
\n
“锡兰岛的土著实在太落后了,印度人的文明光辉似乎从未照耀到这里,他们大多使用石器,铁器极其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