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户部此时所用的粮银互换之法,终归不是长久之计,朝廷暂时以粮发俸只是应急之法,朝中百官的官俸,终究还是得以银钱为主
\n
而且朱朗也绝不可能将朝中百官的官俸,交到一群商贾手里
\n
明廷此时面临的财政状况极为复杂,去年南方各省在米价的带动之下,百物腾贵
\n
粤省之中一石米粮价至二三两白银,若单看前几年情况,此时大明似乎已经进入了通胀阶段
\n
但这一切都只是假象而已,甲申以来南方各省物贵银贱,那是因为南方各省战乱不断,极大破坏了各省的生产,市面上流通的物资急剧减少,这才出现了物价升高的假象
\n
朱朗领军征战两年,如今南方诸省战乱已基本平定,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各省恢复生产,大明很快就会面临极为严重的通缩问题
\n
对此时的大明诸臣来说,还有一个更简单的词可以概括此时的情况,那就是银荒
\n
清廷占据江南,连带着江南大量的白银也被清廷掠夺而去,此时南方各省流通的白银其实是远远不足的
\n
一旦各省恢复生产,大量的货物供给到市面之上,那物价必然会急速下跌
\n
这也是朱朗先前为何要更改征税之制,以粮代银的原因,若是此时大明仍然要用银法,那哪怕大明朝廷的胥吏们贪墨水平不变,百姓也将承受更大的盘剥
\n
朱朗以粮代银也好,开通海贸也好,先前朝中的种种行动,其实都是在为大明即将到来的银荒做准备
\n
只是朱朗虽然知道明廷此时的情况,但钱粮之事却不是那么好解决的
\n
明廷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极简单的方法,那就大量向市面上提供银两,保证市面上流通货币的数量,这样便能稳定住市面上的物价
\n&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