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诺夫出生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之后随他父亲,当时的沙俄公使回到库尔斯克生活。由于他父亲回到沙俄后担任的是库尔斯克省财政部门的高官,所以伊里奇的童年相当幸福,不仅接受了全套的欧式精英教育,还作为莫斯科大学的优秀人才进入了帝国高层的视野,后来他又进入了巴斯德所进修细菌学和基因学,凭借过人的才干和完美的履历,他毕业后就进入了帝国实验研究所任职,成为了巴甫洛夫先生的得意门生。”
\n
“作为一个官二代,伊里奇非常熟悉官场的规则生态,长袖善舞的他凭借自己那三寸不烂之舌,在帝国高层之中如鱼得水,利用自己的技术积攒下雄厚的资金、人脉和学术界的声望。当时的帝国实验研究所和沙俄科学院都对他鼎力支持,举国之力倾注在三十多岁的他身上,期望他能利用新的技术,为国家做大蛋糕,创造收益,裱糊烂摊子.至于结果嘛,不算太好。但他却利用阿斯卡尼亚-诺瓦自然保护区的诸多物种进行基因研究,积累下了许多宝贵经验。后来大本钟研究院成立,他作为旧苏维埃首屈一指的摩尔根派科学家,自然也加入其中,参与了基因研究算法的最初验证和次轮验证,并在苏灵院长的启发下,提出了无尽的雅克计划。”
\n
讲到这里,谭雅有些感慨:“也正是在大本钟研究院,我作为苏灵院长的警卫员,第一次见到了伊里奇,那时他已经六十多岁了,看起来却仍然精神矍铄,拥有一双仿佛能洞察人心的眼睛,给人的初印象很深刻。”
\n
“原来你曾经是苏灵的警卫员?怪不得你注射的基因药剂我之前没见过,你一定付出了很多,才让他出手帮你调制药剂吧?”
\n
秦淮有些惊讶的看着谭雅,他有想过三大强权是大本钟研究院的白手套,但没想到关联会有这么深。
\n
“只有付出更多,才能获得更多。事实证明,这句话是对的。”
\n
谭雅微微一笑,并没有过多谈及当年的峥嵘岁月,只是道:“秦先生,您看看是否还有什么缺漏,我可以尽量补充。”
\n
秦淮拿起电子笔,翻了翻屏幕中浮现出的文件资料,想了想,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