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个时代更是如此。
\n
虽然纸张的价格,已经被张云逸改良的造纸术压了下来,可老师的束脩,以及买书等一应销,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还是可望而不可及。
\n
此举顿时引来了一阵喝彩。
\n
张云逸待喝彩势头渐止,方又惭愧道:“只是,你们以后必然都有孩子需要入学,学堂的规模小不了,京城寸土寸金,想要在周边建设学堂,还要承担一应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好在铁道警卫队职责所在,在津门设立你们也能照应得到……”
\n
所谓的费用,自然只是他的托词。
\n
若真有需要外逃的一天,这些将士的亲人,却是个不小的问题。
\n
津门离京城不算太远,不但有铁路之便,出海也十分方便。
\n
倒不如,借着机会,把将士们的亲眷转移去津门安顿,一举两得。
\n
收拢人心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还得温水煮青蛙,慢慢的潜移默化。
\n
张云逸平时就没少与将士们同甘共苦,今日也只是他例行公事中的一环。
\n
下午又检阅了列阵行军,眼见着过了申正,方才又勉励了一番,并拒绝了张松渊等人的相送,踏上了赶往水仙庵的马车。
\n
……
\n
(本章完)\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