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必须强制进入学堂学习。”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教育的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
\n
接着,他又继续说道:“如今国内粮食充裕,足以支撑起这些教育消耗。学堂中设立了文理等科目,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n
说到此处,他略显激动:“多亏了大国师此前移山之举,如今车迟四方平坦,可以继续向外发展开荒。下一年的粮食产量,定将再创新高!”
\n
在一旁聆听的大臣们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深知林楠对车迟的贡献和影响力。
\n
在汇报的过程中,他们都保持着恭敬的态度,等待着林楠的点评和建议。对他们来说,林楠的每一句话都如同金玉良言,值得他们深思和铭记。
\n
刚刚成为林楠大弟子的袁仁心也在一旁好奇地看着这一幕,心中感到十分新奇。他之前虽然知晓林楠是车迟的大国师,但却从未见过国王和大臣们对他如此恭敬的模样。
\n
“他们……在师父面前,也如同弟子一样。”袁仁心忍不住心中暗自嘀咕道。他看了看一旁的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发现他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相反,他们还能时不时地插口两句,对车迟的情况了如指掌。
\n
等车迟国主和大臣们汇报完后,林楠才缓缓开口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的声音平和而深邃,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
\n
国主和大臣们一个个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生怕错过林楠的任何一个字。他们深知,林楠的每一条建议都可能是治国良策,都可能是引领车迟走向繁荣的明灯。
\n
林楠首先肯定了车迟在义务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除此之外,还可在车迟国内建立‘道兵’体系。从孩童时期开始,便可增加道门实用功课,如道医、天文地理等知识。这样既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又能为车迟的未来储备更多的人才。”
\n
国主和大臣们闻言,纷纷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