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主立宪,天子拱垂而治,乃是陛下亲自定下的国策。”
\n
董昭闻言,毫不退让的说道:“陛下所言我自是清楚。”
\n
“若天子无德无能,无为而治顺理成章。但若是天子有雄才大略、远见卓识,为何不能以天子执掌天下?”
\n
“相较于平衡,在一名贤君的带领下会使得天下发展的更快。”
\n
效率和稳定,永远是一个难以兼顾的问题。
\n
一人为尊、令行禁止,效率自然要比多人决策要高得多,内部也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损耗。
\n
在这一点上,即便是张昭也不得不承认。
\n
“但如何鉴别天子的贤能?陛下与太子皆可为贤君,可后世帝王呢?难道代代皆是贤君?”
\n
“一旦开了这个口子,日后便会形成惯例,所谓的君主立宪、天子拱垂而治终究会沦为空谈。”张昭直指要害的说道。
\n
“那就说明我们臣子无能!”董昭毫不客气的说道。
\n
“天子若贤,就当以仁德才能令众臣心悦诚服。天子若不贤,那便说明我们臣子教导无方、劝谏不力、处事无能。”
\n
董昭的这番话,再度将张昭也噎住了。
\n
这番话,在众人看来完全是在诡辩,但却也真的从表面上挑不出毛病。
\n
天子为何不贤?既然上一代便是贤君,那么说明基因必然没问题。
\n
有问题的只能是后天的教育和沟通,是大臣没有教导好、辅佐好。
\n
只要大臣足够有能力、贤德,为何就不能保证代代贤君呢?
\n&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