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土地变卖后,迅速离开大湾,这样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不仅可以杜绝这样的现象,还可以避免土地兼并,让所有的人在大湾都能永远拥有自己的土地。
大湾绝大部都是待开发的区域,这种方式分出去的土地,只占小头而已。
李俊业还打算在大湾设置官营农场,直接进行农业规模化生产,这样不仅可以直接掌握粮食生产,还可以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让那些分到土地的农户,在种完自己家的田地之后,还可以到官营机构务工,获得自己报酬收入。
大湾不养懒人,无论是分田地还是务工,一切都在李俊业计算之中,李俊业能够保证,一对勤劳的夫妇,在大湾能获得比在他们原籍多的多的收入,很快就能过上非常幸福的生活,对于一无所有,朝不保夕的贫苦农民来说,不啻于是一场再造之恩。
大湾的移民宣传很快开动了起来,首先登莱两地滞留的流民很快就动员了一千多户,这一千多户在上船之前还额外的得到了一匹布,半吊铜钱,做出他们对登莱信任的回报。
随这一千多户出发的还有一个局的医疗队,这支医疗队随着他们出发主要为了应对古人面对的水土不服问题。
水土不服并不是病,而是古人的终生移动范围通常在方圆数百里内,跨地区免疫性差,一旦离开了家乡去往远方,因为当地气候差异,饮食习惯,以及各种生物性的差异,造成了身体的各种不适应,一旦免疫能力适应了周围环境,一般是不会再面对这种问题。
这支医疗队到达之后,将会以最快的速度建设一所医院,完成了前期的开荒期后,大湾还会向内地招募大夫,待医院进入正轨之后,他们才会返回军中。
可谓是去往大湾的各种配套李俊业想的无比的周到。
载着这群人的船队,在十日后终于到达了大湾,安平附近的码头上早已人声鼎沸,到处站满了迎接他们到来的人群。
在他们来的路上,大湾方面还动员了大部分的人力,为他们每户都搭建了一个茅草屋,让他们上岸之后就有遮风挡雨的地方。
上岸登记造册之后,这些茅草屋都是通过抓阄的方式公平分配,这些茅草屋并不是胡乱搭建,而是按照保甲制度统一规划,每十户即为一甲,每十甲即为一保,一保即一村,村外即是田地,全部以保的方式分散安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样安置的办法,不仅有保甲为组织体系,田地就在村附近,还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