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道,辰州。
上疏朝廷的第十天。
天未明,沅水黢黑,一艘大船仿佛旱地行舟。大船前后还有七八只小船,船上的火光照出粼粼波光。
酉山脚下,八人等候在岸边,夜风吹得众人衣袍飒飒,五盏长檠照亮了酉山河岸。
大船缓缓靠岸,船上站着十余名兵卫。牛二站在船艏喊道:“请上船。”
岸边的七人纵身跃上了大船,正是「六尊」和峨眉静慈师太、卓不浪。
船舱里坐着五人,中间三人身着绯色官服,正是谢靖安、狄仁杰和张矩,一人官服深青,应是八品监察御史元方。还有一武将,一身辟邪纹戎服,正是赵宜。
卓不浪一见赵宜,就像是嘴里突然飞进一只蝇,顿觉恶心。他忙望了望张矩,张矩也是一脸无助地望着他,微微摇头。
众人坐下后,谢靖安道:“相信诸位比本官更清楚酉山上发生的事,二圣委我按察使,狄郎中任巡察使,查察吐蕃细作案。好在辰州府与武盟协心戮力,不出十日生擒吐蕃大玛本勒苏,本官必会上禀朝廷。”
“武盟所为已背先帝初衷,莫独逸等人行刺宗室亲王、武事堂隐匿神甲奇兵、吐蕃细作策反多派掌门……这哪一桩哪一件不是死罪?”
“然二圣念在武盟忠勇尚存,征募兵卫征战有功,且张刺史的奏疏已奏明武盟之功过,故命我等不可涉足酉山,就在沅水上传谕,尔等可知圣心?”
慧济方丈单掌垂首道:“谢二圣隆恩,武盟既受君恩,自当效死以报。”
谢靖安接着道:“酉山有界,武盟自处也有限。莫独逸带头行刺宗室亲王、隐匿神甲奇兵,已越此限,按律死罪,家眷流放。今日武盟大会,武事堂理应将之昭告天下、以儆效尤。方丈认为如何?”
慧济低声道:“按察使所言极是,武盟必会引以为戒。”
“二圣听闻峨眉派弟子孟星美,受郡王厚遇,弃婚嫁护卫公主、弃生死昭雪沉冤,有感其忠勇,足可垂范天下武人。”
按察使的话说到这份上,众人心里已经很明白。慧济与玉璇对视一眼,道:“孟星美忠勇仁义,堪为武人之典范,少林举荐孟星美为武盟盟主。”
武事堂其余五人自然皆附议,谢靖安笑道:“张刺史奏疏上说,武事堂忠于朝廷、深明大义,乃社稷之栋梁。今日一见,果然不假。”
谢靖安顿了顿,正色道:“二圣口谕,受武林之垢是谓武林主,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还望诸位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