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分为轻度使用者和重度使用者两类。
轻度使用者人数虽多,但是其总的饮用量却只有重度使用者的1/8。
米勒啤酒开发出了“海雷夫”、淡啤(又称“莱特”)和“老温伯”三个不同的品牌分别针对重度使用者、对健康很敏感的客户群和高档啤酒三块市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世纪70年代,米勒公司的营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78年,“海雷夫”的年销量达2000万箱,仅次于安海斯布希旗下的“百威”。
1980年,米勒公司的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上升到了第二位。
米勒公司被称为“世纪口味”的同时,也被誉为在啤酒营销上最有创新精神的公司。
不过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进入80年代后期以后,美国针对醉酒法律提高了酒税,消费者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造成了美国啤酒产量的增长慢了下来。
从1990年到1995年,美国啤酒的销量持续下降了4个百分点,降为2170万吨,人均啤酒消费量也由1990年的90.5升减少到1995年的82.5升。
一般行业下行的时候,都会出现剧烈的并购整合。
降低采购成本,提升行业占有率。
啤酒行业也不例外。
20年前,世界前30大啤酒商占据了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
而到了1996年,世界前10大啤酒商的市场份额超过了45%。
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南非啤酒跟米勒啤酒一拍即合,组合成了现在全球第二的啤酒巨头。
徐良笑道:“你看上了米勒?”
“米勒持有雪花49%的股权,我们收购雪花后,这部分股权置换成了‘康华啤酒’的股权,我们双方也有了联系。
对方很看好华夏啤酒市场的发展。
而康华是华夏最大的啤酒集团,周围又没有英博这种强大的竞争对手,只要条件合适,相信他们不会拒绝。
而且米勒啤酒集团,是美国仅次于安海斯布希的啤酒巨头,并且在英国、捷克、斯洛伐克等欧洲国家啤酒市场占有一定市场,更是南非啤酒霸主。
一旦收购,我们就能借助米勒的渠道,完成在全球主要市场的布局。
比起单纯的收购科罗娜更有好处。”
徐良微笑道:“你野心倒是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