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霁回府时带来了个好消息,说是圣上已经下令批准按他的奏报筹款了。
这些时日他与萧长林探讨了几个版本的奏折,都是关于修建星图筹款事宜的所有细节和施政步骤。
大体思路还是提议将国子监的部分名额开放给那些愿意捐款的商贾。
对于这些慷慨解囊的商人,朝廷将会颁发荣誉匾额以作表彰。此外,如果他们家中有适龄的学子,只要符合一定的标准,便可以获得旁听证,进入国子监学习知识。若其学业成绩优异出众,圣上还可亲自召见,这不仅是对学子们的激励,更是为国家储备人才。
君星怀这个提议颇感兴趣,毕竟此举无需劳师动众,对国库也没有损耗。
况且从为国选才这个角度出发,至少能拉拢一部分清流人士的立场。
于是,君星怀就直接将奏折带到了金銮殿上,不出他的意料,一些朝臣立刻站出来表示坚决反对。
“圣上,此举万万不可啊!国子监乃是培养国家栋梁之才的圣地,怎可轻易让商贾子弟涉足其中?这岂不是乱了纲常礼教吗?”一位老臣激动地喊道。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是啊,圣上!商贾重利轻义,怎能与我朝的士族子弟相提并论呢?如此行事,恐怕会有损国子监的声誉和地位。”
“此言差矣,国子监乃我大盛最高学府,所选之人皆经过严格的考核,堂堂正正,又怎会轻易受损。”礼部尚书站出来反驳,扩大师资规模,等于管辖权更大了,他没理由不支持圣上。
君星怀面带笑意,丝毫没有动怒的迹象,这些话他早就听出了茧子,一个个动不动就是拿纲常礼教说事,真到让他们想办法的时候又都跟哑巴一样半个字都吐不出来。
他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道:“既然诸位爱卿认为开放国子监名额不妥,那朕倒是有个想法。不如诸位卿家都将自家的家产捐献出来一部分,以求神明庇佑,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原本喧闹的朝堂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大臣们一个个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贸然回答,古时也有先例,国家危难之时,身为朝臣也得舍弃个人利益,但如今又不是遇到凶险的时候,圣上要来这么一招釜底抽薪,谁要是敢站出来同意,就得被所有人按在地上吐一身口水。
苏相稳坐在台下,如今他也不好站出来直接反对君星怀,毕竟户部一事还没有定论,此时去激怒一个年轻的帝王,并不是明智之举。
见苏相一言不发,那些朝臣也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