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要是秦国真心想和楚国和好,并且真的打算给楚国六百里地,那张仪就算是受伤了,这事儿也还是会继续往前进的!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楚怀王已经变得不理智了。
当张仪故意拖延时,楚怀王误以为这是因为自己不够诚恳,这其实是一种情绪影响下的误解。到了紧要关头,他总是片面地把事情往自己认为的方向想,还不断加码。
后来,张仪不认账耍无赖,可楚怀王还觉得自己凭借楚军的强大,能在战场上把损失夺回来···
楚怀王到了那会儿,似乎是突然间糊涂了起来。
可是,一时的糊涂,就能让自个儿的国家陷入无法挽回的深渊!
【第三次上当:亲自入秦】
公元前299年,秦国在多次打败楚国后,主动邀请楚怀王到武关去开个结盟大会。
那时候,好多人都说:秦国凶猛得像虎狼,靠不住啊!
不过,楚怀王最终还是踏上了去武关的路。
最终···怀王落到了秦国的手里,在武关这个地方不幸去世。
瞧这情形,楚怀王好像被秦国人骗了一次又一次,吃了大亏也没长记性,还是不停地相信秦国人说的那些话。
结果就变成了……一直到死都不会放弃啊……
【第三次上当之因:国君的责任】
楚怀王前往武关参加结盟,这是作为一国之君必须履行的职责。
1、计算总和的正确方法。
那时候,楚国老是被秦国欺负,一连丢了好多地盘和军队。
所以,身为国王的怀王,要么得鼓舞士气,扭转局势,要么就得想办法先暂时不打仗了。
当时的情况下,要是能不丢土地、不赔钱,还能搞个和平环境,那对楚国来说是挺好的事,也是怀王这位国王该做的选择。
到了战国时期,要是国君跑到敌对国家去道歉,那就说明他们打输了,想要求和了。
比如说,魏惠王早些时候被齐国打败了很多次,后来他就像带着宝贝去求和一样,自己跑到齐国去道歉。
怀王打了败仗后,他这么做,说白了就是接连失败后的一种常见反应。
2、真不敢想会被人抓住不放。
两国打仗都不会杀送信的人,一个国家的国王怎么可能在访问的时候被抓住不放呢?
说真的,秦国“靠不住”是明摆着的,可咋也想不到,他们能干出这种跌破眼镜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