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敌军所阻的时候,董仲颖的军队终于准备渡过黄河了。
出兵的董仲颖进军非常的缓慢,一会儿因为天气太热,他的军队没有办法行军。一会儿因为天气太冷,害怕士卒生病,也没有办法行军;等到天气不冷不热的时候,董仲颖觉得这样的好天气用在行军上,似乎有些浪费了,于是他的军队又开始修整了起来。
当张白骑等人询问董仲颖为什么要如此做的时候,董仲颖只告诉他们一句话,那就是:“这是我的计策。”
这的确是董仲颖的计策,他已经想清楚了,既然张白骑觉得在压力之下,袁绍和曹操不会在黎阳城下和他进行决战,那么他就慢慢走就好了。
只要曹操和袁绍如果被他的“气势”所震慑,最后灰溜溜的撤退,黎阳结尾。他就可以在黎阳主持大局,而将工作交给鲁肃和张白骑两个人。
这就是董仲颖的“妙计”。
袁绍和曹操两个人也没有搞明白董仲颖的目的,在并州和青州都已经开战,黎阳被包围的情况下,董仲颖可以如此缓慢的推进。
董仲颖的行为如果换成袁绍和曹操手上任何一个将领,他们的结局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脑袋被砍下来,挂在辕门之外示众。
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消极避战的伎俩,甚至连演都不演了。
但是他们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董仲颖,大汉公认的战神,战场上算无遗策的存在,即使在军中带着舞女和女仆,那些舞女和女仆必然有她们独特的用法。
“董仲颖究竟想要做些什么?”曹操又一次问出了这一个面对董仲颖所有人都会问出的问题。
面对曹操的问题,袁绍摇了摇头道:“董仲颖虽然德寡,但是他才高,他的所作所为我看不透。”
在场的众人没有一个人说话,因为他们都看不出董仲颖真正的做法。
曹操这时候无比怀念郭嘉,如果郭嘉还活着,虽然郭嘉同样看不出董仲颖的做法,但是郭嘉至少会提出一个做法,一个在看不透董仲颖做法下的最优解。
荀彧站出来说道:“董仲颖的所作所为最终还是要为他的目的而行动的,这就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从董仲颖最终的目的考虑,那么我们就可以猜出董仲颖的想法了。而董仲颖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围黎阳。”
荀彧的声音越来越小,因为他也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些不靠谱了,如果是解围黎阳,那么董仲颖行军的速度绝对不会如此之慢。
审配这时候说道:“或许这是董仲颖的疑兵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