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言,他们眼中的“罗马”一直都在,也就是大汉。
东南亚这些国家所谓的历史其实就两类,一类是安心给大汉当儿子,纳入到整个大汉的朝贡体系内,在大汉的庇护下生存。
另一类则是不甘心给大汉当儿子,当大汉出现内乱影响力开始下降时,这些外围的藩属国开始变得不安分,想要脱离大汉的控制,然后被大汉教做人。
在华国衰落的时候,东南亚这些国家为了生存,只能倒向西方,所以在东南亚这些国家的历史中,要么彻底的抹除自己当年给大汉当儿子的历史,要么着重强调自己当年是如何反抗大汉的欺压。
可这也带来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如果东南亚这些国家刻意抹除掉大汉在这些国家存在的历史,那他们的历史将出现大面积的断层。
当然如果大汉没了,那东南亚这些国家可以随意的对历史进行篡改,甚至自诩为大汉的嫡传儿子,毕竟死人是不会说话也不会反驳的。
但问题是大汉一直都在,而且每倒下去一次,大汉都能重新站起来,甚至比之前还更为强大,这就让东南亚的国家相当破防了。
如果仅仅只是破防倒还罢了,关键是随着华国的重新崛起,这些东南亚国家就必须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和崛起的华国打交道。
就比如当年东盟的成立,一开始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反华,为了防止国内的意识形态传导到东南亚,这些东南亚国家成立一个东盟组织以求自保。
但仅仅凭借着这些撮尔小国,根本没办法和整个华国对抗,所以东南亚国家只能彻底的倒向西方。
这也就是东南亚当年出现大规模反华浪潮的原因。
可随着双方实力差距进一步扩大,即便倒向西方,东南亚这些国家依旧没有办法对抗国内的影响力。
在这种情况下,东南亚国家开始从彻底的倒向西方变成了在中西方之间寻求平衡。
郭家作为印尼当地的大家族,必然也要受到国家战略方面的影响。
只是在中西方彻底分出胜负之前,东南亚这些大家族也不敢把赌注全部押在华国上面。
所以这些大家族只能两面下注,甚至因为历史的惯性,郭家让他们的嫡长子对接西方,而由他们的嫡次子来对接华国。
这个嫡次子也就是郭振堂。
大家族为了自己的延续,这种两边下注的方式非常的普遍,即便是李家,李锋也有类似的操作,通过让李焕和李锋之间做切割,避免未来发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