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因此,陈孝祖对永昌王生了恨心。近一年来,高平公李顺找到他,问他是否愿与之合作,置永昌王于死地。陈孝祖起初还不敢应,但时日一长,就动了邪心,终于答应了高平公。
不过,永昌王素来警心重,武功也高,很难对他下手。故此,陈孝祖、李顺才定下周密计划。
先在永昌王常喝的酒中,加上微量的水银、雄黄、雌黄、砒黄。待他饮用数月后,李顺再在定州炮制所谓“恶鬼杀人”的谣言。此时,陈孝祖便撺掇永昌王去除恶鬼。
到了定州,永昌王寻了两日,得闻那恶鬼在当地一座山岭出现,便带着陈孝祖等人前去抓鬼。在去山岭的路上,陈孝祖在永昌王的香囊上涂抹了曼陀罗花汁。永昌王身体中了微毒,再闻到曼陀罗花香,一时产生严重幻觉。陈孝祖趁其与旁人不觉,在永昌王背上推了一把。
听得这番供状,皇帝气得七窍生烟,先骂陈孝祖恩将仇报,又问李云从,陈孝祖是否胡乱攀咬。
李云从禀道:“若非已查清此事,臣不敢来报。”
说着,李云从便将所搜罗的证据一一呈上。
待拓跋焘看完,李云从才发话:“高平公多年来收受沮渠氏的贿赂,作‘凉州无水草’之妄言,险些误了西征大事。至尊宽谅,并对其委以重任,对河西群臣论资排辈,赐以爵位。但他仍然死性不改,在安排品第等次之时受贿徇私。这是臣从几位河西旧臣口中取得的证据。”(2)
闻言,拓跋焘微一沉吟:“关于昙无嗔之事,你且从头细细道来,莫要遗漏半分。”
李云从恭然应答:“昔年,至尊您曾下令,命河西王沮渠蒙逊将高僧昙无谶护送至平城。待高平公李顺回返平城,却言昙无嗔大师竟已圆寂西归。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昙无嗔并未圆寂,而是为河西王所杀。而李顺,因收受了河西王的重金贿赂,竟为其罪行百般遮掩,欺瞒陛下。”
拓跋焘垂首看了看证据,道:“作证的,是你派往高平公府的暗卫。”
“暗卫在府中窥伺多日,与高平公极为亲厚。有一次,高平公喝醉了酒,无意间说出此事。”
听得此事,拓跋焘冷笑连连,却不置一词。
逾时,他才问李云从:“说回到李顺勾结陈孝祖,暗害永昌王一事,证据何在?”
“此事牵扯到多年前,长宁公主被人陷害一事。”
“哦?”
“彼时,长宁公主的胞兄谋逆,但长宁公主性情端重,与之大相迥异,是以先帝并未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