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有丝毫顾虑了。
“开炮!”
伴随着这声响亮的号令响起,只见鬼子的 75 毫米野战炮和 75 毫米山炮齐声轰鸣,炮弹如雨点一般朝着城墙倾泻而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次前来的三个师团所配备的都是鬼子的驮马炮兵联队,而非挽马炮兵联队。
这两种炮兵联队之间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其中之一被归类为轻型,而另一种则属于重型。
先来说说驮马炮兵联队吧,从字面上来看就能明白,它的行进方式是依靠马匹驮运。
要知道只有那些轻型火炮在拆除部分零件之后,才能方便地由马匹驮着前行。
因此驮马炮兵联队所配备的武器主要是以山炮居多。
所谓山炮其实就是一种短管的榴弹炮,它和野战炮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
野战炮属于加农炮不仅射程更远,而且威力也要远远超过山炮。
有些野战炮的重量甚至比 105 毫米榴弹炮还沉重得多!
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挽马炮兵联队这个名称。
因为它们的火炮必须通过马匹牵拉拖拽才能向前推进。
此时只见那以山炮为主力的日军火炮纷纷开火,一时间炮声隆隆、硝烟弥漫。
要知道一个炮兵联队可是拥有多达 54 门火炮。
这么多火炮同时射击,那场面真是相当壮观,动静自然也是小不了的。
再加上三个师团的火炮数量,总共达到了一百六十门之多,且都是 75 口径的火炮。
面对如此强大的火力覆盖,整个竹新县终于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早在十几天之前,当地军民就已经未雨绸缪,积极构筑起了坚固的地下掩体。
尽管敌人的炮弹如雨点般密集,但要想把整个竹新县彻底夷为平地又谈何容易!
毕竟他们并没有 100 毫米以上那种大口径的火炮,其威力无论如何都显得相形见绌。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城中那 6 门威风凛凛的 88 毫米高射炮正持续不断地向敌方发起猛烈的炮火反击。
与此同时我方的空中战机也纷纷呼啸着腾空而起,径直朝着敌人的炮兵阵地疾驰而去。
不过这些狡猾的鬼子可绝非愚笨之辈。
在尚未成功夺取制空权的情况下,他们果断地采取了分散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