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谨和严肃的曹龙象,哈哈一笑。
“混账玩意,有什么就说,朕问你话,你敢不答,平日里无法无天,今个倒是端上了,说得好有赏,说错不罚,这总可以了吧,拿出你平时的混账劲,但说无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儿臣遵旨,且就随意胡说了,父皇心中必有方案,儿臣就当是抛砖引玉了,既然事已至此,一味的追究责任,终究是落了下乘。
据儿臣所知,对于辽东诸部我大周向来施恩居多,分封土王,让其划地而治,但是终究不是我大周的国土,近年来部落兼并时而有之。
儿臣妄自揣测,如有朝一日辽东一统,若是再与元蒙后裔沆瀣一气,必势大不能制,恐将成为我大周的心腹大患。
从古到今我中原大敌,皆来自北方,若任其成事,北方边军必定更加的吃力,此后我大周北部疆土将永无宁日。
故而儿臣以为,镇远侯此举虽有不妥,但对挟制辽东趋势是有好处的,不若罚俸即可,令其迁镇兴龙府,并着其世子进京读书。
另外一定要重赏土王,着其迁居京城,辽东推行改土归流,建立州府官治,移风易俗,兴文化教育,推行农耕,摒弃渔猎。
钱先生授课时曾讲此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丁又不多,可移中原百姓填之,严令官府不可区别对待,违者斩首,日久天长,辽东将彻底化为汉土。
别的儿臣也不知道了,只有这些,恭请父皇圣训。”
庆隆帝听着曹龙象噼里啪啦的说了一通,是越听越惊讶,越听越欣喜,欣喜之后又有一丝愁绪涌上心头。
“龙象儿,你是怎么想到这些的?”
曹龙象听到庆隆帝叫自己龙象儿,嗯,看来自己刚才说的那些,皇帝是满意的,这法子华夏历史上比比皆是,这个世界应该也有吧。
“父皇,儿臣是这么想的,辽东虽然依附大周,但是麻烦事太多了,一不小心就成了大周的掣肘之患。
不如变成大周的国土,辽人变成了大周子民,这样我们可以更好的保护他们,也能享受我大周的安康生活。
而我大周也能少些祸端,都为大周子民,镇远侯之流以后就不能肆无忌惮,从长远看,这也是为他们着想,有利无害。
辽东归化,此长彼消,蒙元余孽必定形势大乱,对大周可是最大的利好,可能会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奇效。”
“你想的倒是简单,若是他们不肯怎么办?”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