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不同的月份而行政令。此与《白虎通义·灵台明堂》所载类似。根据考古发掘,东汉的明堂遗址位于平城门大道东侧,基座呈方形,上有圆形台基。其形制,采取的是九室十二堂布局,与西汉明堂五室不同;其上以茅草加瓦覆盖,同于古制;有桥、堑之类的辅助设施。
《东京赋》:“造舟清池,惟水泱泱。左制辟雍,右立灵台。因进距衰,表贤简能。冯相观祲,祈禠禳灾。”
按照《礼记·王制》的说法,辟雍为教育之所,经常在这里举行礼仪活动。
明堂之右,谓之灵台。
张衡曾为太史令,长期主持灵台的工作,其所铸浑天仪就置于此,他说灵台用于“冯相观祲,祈禠禳灾”,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后汉书》卷二《明帝纪》记载,永平二年,明帝“升灵台,望元气,吹时律,观物变”。通过灵台观察天象,以达到帝王行事与之相睦。
东汉修建并重视三雍,证明了东汉政治文化的取向,是采用儒家礼乐教化来治理国家,这与西汉重视武功霸业形成了鲜明对比。从这一点上说,三雍不仅代表了东汉建筑合乎礼制的特点,也标志着东汉政权对强调“德治王政”的认同,更象征东汉对礼乐教化的重视。
以至于现在所有的汉人都养成了一种可以说是软弱的性格,血液里的那种血性也被逐渐的磨灭直至消失。
而李忠要做的就是通过这种方法,让更多的百姓消除对参军的恐惧和抵触,显然,他做到了,在幽州统治的地方,百姓们参军的热情高涨,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成为幽州军的一份子。
而李忠就是要通过这种发放,激起大汉百姓身体里早已冰冷的血液,他要用这种发放告诉所有人,,要想子子孙孙安稳的生活,唯有依靠强大的武力震慑四周异族,你跟他们去将什么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那还不如直接自杀算了。
儒家经典是教你如何修生养性,提高自身的境界,什么半部论语治天下,纯粹是放屁。
一个穷酸秀才跟一群土匪之间讲道理,结果会是怎样,估计都能够想到,唯有你比他强,你比他更狠,方才能够使他臣服,才能够生存下去。
一个个老学究天天摇着头,看着手中泛黄的古书,嘴里念着: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
愚不可及!
独尊儒术,乃是愚蠢之举!
有竞争,才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才能够更好的发展,能够持续发展的国度,除了强大之外,难道还有其他途径不成?
这却是消极的一面,为何要等到别人犯你的时候,你才做出反应,将各种威胁扼杀在萌芽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