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出生地
吕俊复院士,1967年7月出生于辽宁省复县(现瓦房店市)。
复县位于辽东半岛中西部,东邻普兰店区,西濒渤海,南与金州区接壤,北与营口盖州市接壤。
复县历史悠久,战国时,燕、秦隶辽东郡。
西汉境内置文县,东汉改为汶县。
辽契丹神册四年设扶州,19年后改称复州。
明永乐四年改为石城,清乾隆四十五年改筑砖城。
民国14年,复县公署迁至瓦房店。1945年成立复县人民政府,1946年被国民党占领,1947年再次解放。1985年,撤销复县,建瓦房店市。
复县人文底蕴深厚,横山书院建于道光二十四年,是大连地区最早的书院之一,也是辽南唯一保存下来的清代书院,培养了众多人才。
复州城有清真寺、关帝庙等宗教建筑,其中西街的清真寺有二百余年历史,有辽南第一寺之称。
复县风俗崇尚朴实,敦本而不逐末,民众多业鱼盐,东部山岭险峻,民性强悍,不同区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风情。
复县名人辈出,徐赓臣,复州太平庄人,道光二十九年考取拔贡,咸丰三年考取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有“复州第一才子”之称。
出生地解码
吕俊复院士出生于辽宁省复县(现瓦房店市),这片土地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及人文氛围,对他的成长及学术道路产生潜在影响。
复县(瓦房店市)位于辽东半岛中西部,是辽南重要的工业城市,素有“轴承之乡”的美誉,工业基础深厚。这种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地域经济特征,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当地人注重实践、追求技术革新的务实精神。
吕俊复院士后来在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尤其是燃煤污染控制、生物质能源等方向)的研究,强调技术转化与工程应用。
这种“从实践出发、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理念,或许与出生地浓厚的工业氛围和务实传统存在内在关联。
此外,瓦房店地处渤海之滨,兼具山海资源,开放的地理环境也可能培养了他对多元知识的接纳能力。
复县历史上曾是辽南重要的行政与经济中心,从明清时期的军事要塞到近代工业城市的转型,其发展历程本身就蕴含着“适应变革、开拓进取”的基因。
尤其是1985年撤县建市后,瓦房店作为新兴工业城市,对技术人才和创新的需求更为迫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