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人兵部就问为什么呀?
因为研发都花了,特别是那个集火炮,一个顶二十六个能不费钱么?
兵部的人傻眼,那咋整,没炮弹不就白研发了么?
咋整,你们可以先集中做另外两个嘛。另外两个费用加一起也没这集火炮费钱。你把这两个先做出来,特别是那个肩扛炮,体积小且轻,还省钱,那去战场上了还是它方便呀,一个人就能放,拿起来跑也快,那倭国人,有这两个炮就把他们收拾妥妥的。
兵部的人就说,那集火炮咋整?
集火炮,集火炮咱们也做啊,不过不是现在,那个那么大,花费时间还长,咱们这还等着上战场呢,是吧?等平了倭国,咱们再慢慢研究呗!到时,我们户部的银钱也收上来了,一举三得,你看这多好。
兵部的人一听,也对,于是就将集火炮给放在后面了。
所以,要说周大江研究的那几个火炮,谁最熟悉,除了兵部,就属齐守成了。因为他研究这些武器的费用,自然的,提到周大江的次数也是最多的。
这周大江是个人才啊,研究那肩扛炮既小又轻,放起来还便利,最关键的一点,它省钱!
于是,当这天傍晚周大江夫妇回到家后,就认识了一直等在国公府不走的齐守成一家。
一番介绍后,齐守成对周大江份外热情,“子滔,愚兄痴长你几岁,僭越称呼你一声子滔。今日能结识你这位大才,愚兄之幸啊!”
周大江赶忙谦虚道,“齐兄客气了,小子不才,认识齐大人才是在下之荣幸。”
齐守成哈哈一笑,回说道:“听闻子滔也要参加春闱,愚兄不才,当初是二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