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李暮在霹雳-8、霹雳-12和雷霆-2等5个项目组走了一圈。
\n
时间便已经来到了晚上。
\n
他走出会议室的时候。
\n
只感觉今天一天说话说得嘴巴都快秃噜皮了。
\n
好在是将理论的问题解决得七七八八,接下来的重心可以转移到试验上。
\n
“霹雳-12还是要盯着点,毕竟是第四代中距空空d弹。”李暮心中暗道。
\n
霹雳-12的研制始于90年代末,在2千年初完成研制和测试。
\n
它主要用于超视距空战,射程大概在70-100公里,具体取决于发射高度、速度和目标机动性。
\n
尤其是主动雷达制导的方式。
\n
在d弹发射后,便可以自主追踪目标,无需载机持续提供制导信号。
\n
这种指导方式对于载机的生存能力和作战灵活性的提升都是相当巨大的。
\n
但越好用,也就意味研制难度越大。
\n
主要的问题有4点。
\n
主动雷达导引头技术、材料与制造工艺、小型化高性能火箭发动机、制导与控制系统。
\n
其中3点李暮基本都能够解决。
\n
不过在小型化高性能火箭发动机上,他需要费更多的功夫才行。
\n
推力和燃烧效率的问题,倒是已经被解决。
\n
通过双基改性推进剂搞出的固体燃料,足够满足这方面的需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