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以后,蔡斌便吵着闹着要转去新学堂,他对科举一贯不热心,因此一开始蔡尚书只当他找借口,根本不想搭理他,结果蔡斌跟狗皮膏药似的黏上了他。
\n
十日后,烦不胜烦的蔡尚书终于松了口。
\n
看完他的奏本,秦川并没表态,只让他们自己考虑,但他透露了一个很关键的信息,那便是今后做官并不仅仅局限于科举。
\n
科举出来的官员都是文官,文官是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架构的,绝大多数的官员都要一步一步从最底层往上爬,这里面不止考验能力,情商运气一个都不能欠缺。
\n
眼前又多出了一条做官的路子,虽说路线尚不明确,但还是有很多人动心了。
\n
这里面主要是官学的学子们。
\n
他们不如国子监的公子哥们有背景,因此在做这种决定的时候更爽快些。
\n
大多数官员仍在观望。
\n
蔡斌是第一个。
\n
受他的影响,国子监这边的心思也活络了起来。
\n
就在这时,秦川重赏了在新火药的研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几个学子。
\n
这下子有兴趣的人心思便愈发活络了。\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