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钱贵额头上渐渐冒出了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他的内心在激烈地挣扎着,双手不自觉地微微颤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突然,钱贵像是被抽去了脊梁骨,扑通一声跪地,声音颤抖:“两位公子,吾知错矣。是吾贪图那外邦商人之货物,又欲讨好朝中之蔡京大人,故而陷害那些百姓。吾本以为做得毫无破绽,未料仍被两位公子识破。”
林羽和苏瑾听闻,心中既愤怒又无奈。
愤怒于钱贵的贪婪与无耻,无奈于这官场与民间的黑暗与复杂。
他们带着钱贵回到衙门,县官李大人见事情真相大白,也松了一口气。
那些百姓被无罪释放,对林羽和苏瑾感恩戴德。
一位年轻的后生激动地说道:“恩公,若非汝等,吾等众人便冤死矣。汝等乃吾等之救命恩人也!”
林羽站在衙门门口,望着欢呼雀跃的百姓,心中却毫无轻松之感。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胜利,大宋面临的难题犹如重重山峦,横亘在前方。
随后,他们将目光转向黄河改道的应对策略。
林羽四处打听,得知在江南水乡有一位名叫陈禹的治水高手。
此人曾成功治理过当地的多条河流,声名远播。
林羽不顾路途遥远,踏上了前往江南的艰难旅程。
江南的水乡,河道纵横交错,白墙黑瓦的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河边。
林羽在一座宁静的小镇找到了陈禹。
陈禹是一位面容和蔼、衣着质朴的老者,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却也沉淀了他丰富的治水经验。
他对林羽的到来感到有些意外。
林羽诚恳地向他阐述了大宋黄河的危机,言辞恳切地请求他出山相助。
陈禹沉思片刻后,缓缓说:“林公子,黄河水患非同寻常,吾虽有一些治水经验,但黄河情况更为繁杂。不过,吾愿意竭尽所能,为大宋百姓贡献一份力量。”
林羽带着陈禹返回北方。
一路上,他们或骑马,或乘船,日夜兼程。
途中,他们不断探讨着治水的方案。
陈禹提出,要先对黄河的河道进行全面的勘察,绘制详细的地图,然后根据不同地段的状况,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
比如,在水流湍急的虎牢关地段,可以修建坚固的石堤,抵御洪水的冲击;
在泥沙淤积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