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烟冲天而起。
这表示又有一个“倭兵据点”被拔掉..............
同样的场景,几乎时时发生在明军的行军路线。
一个个“倭兵据点”被负责扫荡的明军骑兵队快速抹平。
没错,就是字面意思。
那真的就是抹平............
明军马队所到之处,这些“倭兵据点”无论规模大小。
最后,都会变成一片废墟。
然后被付之一炬。
反正,最后明军离开的时候。
原本屋宅林立的“倭兵据点”那就像是被“找平”了一般。
真的很平............
一时间。
各处燃起的大火浓烟,形成了一道独有的“风景线”...............
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富有“诗意”。
让人忍不住想要吟诗一首!
《破敌欢》
策马扬鞭入敌州,
刀光剑影血斑斓。
烽烟四起连城破,
惨象丛生敌胆寒。
烈火熊熊燃敌土,
哀鸿遍野哭声残。
恶贯满盈终有报,
欢歌畅意乐无疆。
随军书记官“如实”详细记录了大明新军入倭的战况与战绩。
以便班师回朝后,存档留史。
不过,这些记录通篇只提今日我军捣灭多少“倭兵据点”。
拿下了几座敌城,歼灭敌军多少。
过多的无用信息,那是一点都不带涉及的.............
主打的就是一个简洁明了。
不过,常伯衡这边刚刚“爽”了没几天。
接到幕府命令的东瀛各地守军便果断采取了主动后撤坚壁清野的战略。
对于那些无险可守的村落、城镇也不劳烦你们动手了。
人家自己就烧了..............
以至于,全面实行“放进来打”、坚壁清野、坚守游击战略的东瀛军队。
在大明新军南路军、北路军登陆东瀛本土的时候。
几乎是没有遇到倭军的抵抗。
就连沿海炮台的火炮都被倭军提前拆掉运走了。
很显然,有了被常伯衡大军完虐的前车之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