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风俗。
“已经按照皇爷的吩咐做好了,连他们的画像也画好了,就等忠烈祠竣工了!”曹化淳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说道。
朱由校轻点了下头道:“嗯,咱不弄什么云台二十八将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就是想着咱大明除了开国的功臣外,还有后面靖难与保障大明稳固时也有不少立下大功的将领,大明和朕不能厚此薄彼。对了,有没有后人愿意将先祖迁葬到忠烈祠的?”
曹化淳心里一顿,语气马上变得十分郁闷:“皇爷,在京的武勋家族,还没人愿意将先祖迁葬到忠烈祠的,他们说不能打扰先祖安宁,也怕坏了自家风水!”
朱由校虽然来自后世,但也经历了宗族氛围浓烈的童年,对于这些武勋的想法,自然也就能理解:“人家不愿意,那就算了。
另外,在忠烈祠前面立几个跪像,他们分别是王振、李成梁、李如柏、李如祯、李如梧、李永芳、佟养性、努尔哈赤、袁应泰、王化贞、王保、也先、石亨、孛拜、杨应龙、奢崇明、安邦彦、丰臣秀吉等人!”
要不是朱由校穿越得早,恐怕忠烈祠前的跪像不下五百个,除了宦官、武将与敌对势力,还有数不清的文臣与勋贵外戚。
跪像?
这可是让后世唾骂千年的事情,曹化淳不由得一阵后怕,但皇爷的话,他不得不接腔:“启奏皇爷, 不知用什么材质?”
“用铁都便宜了他们,就钢筋水泥浇筑了,若能找到这些人的尸骨,就戳骨成灰,拌上金汁后给忠烈祠内的树木当肥料了!”朱由校说完,还在紧咬牙关。
“是,皇爷,不知前朝的千古罪人是否也要遵从此例?”曹化淳怕自己皇爷哪天又要自己加一些跪像,干脆一次性问完了。
朱由校内心权衡许久后,想着将历史上的众多罪人都给树一座跪像的话,恐怕还得在忠烈祠前开辟一大块广场出来,人数实在太多了。
上至三皇五帝,下至本朝文武百官,真真是数之不尽,五帝传承,说好听叫禅让,说不好听是血淋淋的军事政变。
商取代夏、周取代商、春秋战国、楚汉争霸、王莽篡汉、汉末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赵家欺负孤儿寡母、忽必烈平定南宋、老朱揭竿而起等等,在被推翻之人的眼中,哪个不是乱臣贼子。
“前朝之事,咱们管不了那么多,先管好本朝之事再说吧!”最终,朱由校选择只管本朝的事情,心不大,管不了那么多朝代。
“是,皇爷,不知大阅的军队是否还要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