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进入29军的驻地宛平城搜查,当时驻守宛平城的29军219团严词拒绝。第二天早晨五点,日军突然发动炮击,29军司令部命令前线守军,确保卢沟桥和宛平城的安全,不得后退!守卫卢沟桥的219团在团长吉星文和3营营长金振中的指挥下,打退了日军的多次攻击,卢沟桥、宛平城保住了!
“日本军队于是借谈判之名集结兵力,1937年7月26日下午,日军向29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29军28号前全部撤出平津地区。孩子们,那时的军队都是军阀控制的,都希望尽可能地减少自己的损失!日本鬼子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以及时通报进攻时间的方法,让对手知难而退!但那个时候我不懂呀,所以当赵登科讲到这里的时候,我气愤地问他,‘为什么?!中国守军在自己的防区守卫着自己的国土,日本兵凭什么让中国守军撤出自己守护的防区?!为什么?’这时候,赵登科沉默了一会儿,抬起头对我说,‘谢明华,你知道什么叫强盗吗?你明白什么叫恃强凌弱吗?强盗看中了的就是他的,要不他就去偷去抢,就杀人放火!如果你问强盗为什么这么做,那不是很愚蠢吗?’和强盗讲道理是愚蠢的,那就只有像‘喜峰口战役’,用大刀和鬼子讲道理!
1937年7月28日上午,日军对北平发起总攻。日军的三个旅团总共四五万的兵力,在100余门大炮、数十架飞机以及地面装甲车的配合下,开始对北平的南苑、西苑、北苑三个方向的29军发动全面攻击,而南苑是日军攻击的重点。当时驻守南苑的29军132师的一个团,另外还有两个团正在从河北高碑店赶回南苑的路上,后来那两个团相继感到了,这样在加上骑兵师一部分,军事训练团的一千五百人,总共兵力八千人,和鬼子进攻南苑的一万八千人相比,在兵力上29军与敌人相差悬殊,而军事训练团的学员们都是北平城里的大学生或中学生,才发给他们训练用抢。兵力的悬殊,再加上日军有飞机、大炮、装甲车的配合,而赵登禹将军的132师只有凭借堑壕与敌人周旋拼死抵抗。那天,从早晨开始便下起了雨,战斗就这样在时紧时疏的雨中进行着。敌人;凭借炮火的支持进行猛烈地进攻,几次冲到堑壕边29军的官兵迅速冲出战壕,在雨中与日本鬼子进行白刃战。此时的军事训练团的学生们已经从懵懂中清醒过来,他们在建团伊始便接受了刀法训练肉搏训练,此时派上了用场,在老兵的带领下,在为死去的同学复仇的驱使下,他们忘记了对面是武装到了牙齿的日本兵,他们要同学报仇,还是那句话,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