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突然变得冷冽起来。
米县令之死,邹明旭之死,其中必定和江南官场有染,有胖狐狸保护米娘,倒不用担心她的安危,就怕官商铤而走险,把其余人证和物证销毁。
最为关键的人物,就是宣州刺史杨冼。
来之前,已经打探清楚,杨冼是邹明旭的远房亲戚,作为一州父母官,辖内的香脂河,从来没去过一次,似乎与大都护府不太对付。子侄死在自家地盘,谁有嫌疑,谁敢出手,他一定心知肚明。
于是李桃歌亲自驾车,径直来到宣州城,走过几条街道之后,来到刺史府。
府邸较为寒酸,用来镇宅的石狮子都少了条腿,可见杨冼并不是穷奢极欲之徒。
按道理,一千多余铁甲入城,刺史府早该收到消息,但门口冷冷清清,只有几名打瞌睡的披甲府兵,并无专人前来迎接。
李桃歌走下马车,望着掉漆朱门,赞叹道:“杨刺史一定是名好官。”
赵茯苓给他披好鹤氅,疑惑道:“人都没见到呢,公子为何知道他是好官?”
李桃歌笑道:“大门掉了漆都不补,证明他不贪恋物欲,我与纳兰烈虎同时抵达城中,他理都不理,证明不媚上,为官几载,从未上过香脂河的画舫,证明不近女色,无欲或者能驯服欲望之人,十有八九是好官。”
赵茯苓眨眼道:“万一他是故意装成这般模样呢?”
李桃歌赏了她脑门一记弹指,瞪眼道:“你这傻丫头,装都不会装,从不顺着主子,专门挑刺,换成别人家,早把你钉进木箱里沉江了。”
赵茯苓捂着脑袋,委屈道:“错了错了,以后再也不敢挑刺,公子可别把我沉江,听说淹死的人,死状很难看,再瘦的人,也会被泡成大肥猪。”
“放心吧,你不会。”
李桃歌撇嘴道:“别的猪都是又白又胖,哪有这么又黑又瘦的。”
一语如穿心箭。
赵茯苓眼眶一红,泪珠险些流出来。
主仆二人闲聊之余,老吴已经去门口报完名号,结果管家爱搭不理,只是不冷不热回了句等着。
庙堂中人打交道,讲究笑里藏刀,即便是仇敌,也得先礼后兵,李桃歌走出京城以来,初次吃到闭门羹。
换作平时,下州刺史想见老吴,得找找门路,金银开道都未必能如愿。
赵茯苓很没眼色说道:“公子,你说的对,他不媚上,一定是好官。”
这哪是不媚上?
分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