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正十一年,任梧桐县县令,两年来政绩斐然,口碑颇佳,高升在望,可惜即将任满之时,梧桐县出了反贼,贼头煽动五千百姓造反,你父亲一边快马急报朝廷,一边禀报州府镇压,好在察觉及时,将匪患扼杀在梧桐县,没有波及开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几千条人命,谁来背?都护府不会背,州府不肯背,于是你根基薄弱的父亲成了头号反贼,转眼间株连三族。你因寄养在亲戚家,侥幸逃得一命,化名为周典,投入了北策军。之所以不肯升迁,是怕被赵之佛永久留在北策军,你想报仇,你想翻案,于是宁肯降至不入流的小吏进入刑部,专门跑到状元巷买了宅子,想从两处地方搜集到蛛丝马迹,有朝一日,为父洗刷冤屈。”
“七口人,其实是在故布疑阵,老爹是假的,老娘是假的,两个孩子是假的,都是收养的难民,你敢在皇城根瞒天过海,究竟是勇气可嘉,还是贻笑大方。”
一席话,致使周典浑身轻颤,口角渗出血丝。
罗礼胸有成竹笑道:“杀了我,能灭口吗?”
周典从牙缝里蹦住两个字,“不能!”
“那不就完了。”
罗礼将匕首推到一旁,慢条斯理喝了口参茶,说道:“我们相府对你的谢意,就是替你父亲翻案。老爷已经督促刑部重审,有李家的人去梧桐县搜集线索,只不过案子太久,恐怕会花费些功夫,我用相府的名誉作保证,你父亲很快能够平冤昭雪。”
琅琊李氏,开枝散叶数百年,想要推翻陈年旧案,绝对比朝廷更快。
“你……你说的是真的?”
周典不止躯体剧颤,声音也跟着颤抖,多年来的心头顽疾,难道真的要治好了?
“我跑到状元巷,可不是来逗你玩的。”
罗礼撩袍起身,凝声道:“我只叮嘱你一件事,流放三千里途中,任何行踪都可以对外宣扬,甚至白河之上太白士一战,你都可以直言不讳,唯独我们少爷的秘密,要守口如瓶,不许对人提及,切记。”
周典想起李桃歌双眼流血的狰狞模样,观台境都未能修成的少年,为何能看透太白士的行踪?
这是大家族里的辛密,不说,不问,只做,就是对李家最好的报答。
扑通一声。
周典忽然跪倒,额头猛烈撞地,“小人姚天意,愿誓死效忠李家!”
“看在你忠心的份上,再送你一份锦绣前程,明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