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后,我便游历天下,相知相交者有十余人,每日饮酒作乐。”
“后来,张士诚占领了苏州,招贤纳士,我有朋友前去应召,但是张士诚愚笨鲁莽,用亲不用贤,我的几个好友只能辞官而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士诚确实难堪大任!”朱元璋赞同的点点头。
“等到新朝建立,我的好友们都认为,大展拳脚的机会来了。可是啊,当今朝廷是非不明,一味杀戮,魏观因为给张士诚当过幕僚,被处以腰斩而亡。杨基当了山西按察使,后被进谗言丢官,劳役而亡。”
“还有徐贲,因为犒劳大军不利而处死;张羽因为得罪了圣上,被随意找个借口流放岭南……你说,我难道不该对朝廷怀有恨意吗?”
姚广孝眯着三角眼,毫不畏惧的看着朱元璋。
在姚广孝的审视下,朱元璋毫无惧色,冷声道:“他们皆是有罪在身,再说,若不是他们做错了事,又怎么会被处死?”
“那我的老师宋濂呢?”
姚广孝愤怒的说道:“老师学识深厚,拒绝元朝征召,潜行着述,后被朱元璋礼聘,为太子朱标讲学,又奉命修《元史》,制大诰。可这样的人才,却因为胡惟庸案牵连,导致流放身死!”
闻言,朱元璋罕见的沉默下来。
宋濂乃天下士子之首,杀了他,确实有违天道。
但是,自己为了巩固独一无二的权力,必须那样做!
姚广孝大声道:“我出身微末,亲朋好友要么死于官宦之手,要么被地主豪绅压迫而亡,我对这些人痛恨入骨,凭什么我一身才学不得重用,凭什么那么多碌碌无为之辈,却身居高位?”
“当初,我投奔燕王朱棣,就是抱着造反的念头。我等了十余年,就是等一个机会,不是要争下多大的江山,而是争一口气,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
“原来如此,那你就是图名了?”朱元璋点点头,又道:“既然如此,为何又投奔了宁王朱权?”
“因为燕王不是明主,他的性格和当今圣上相似,强势又嗜杀。可是当我遇到宁王殿下后,我才明白,原来他才是我苦苦找寻的明主啊!”
“那你现在还想造反吗?”
“我更想造反了!”
姚广孝目露精芒,大声道:“我一想起来造反大业,就激动的全身发抖。宁王殿下心中想要缔造的那个盛世,一定可以实现的,我甘愿成为宁王的门下走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