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不想前往北平,也可以在喜峰口相见,到时候,不仅可以叙说兄弟之情,还能一同商议大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嗯,不错,确实有些道理!”
朱权亲手拉起了使臣,还把他按在板凳上,笑眯眯的看着他,问道:“我四哥现在有多少兵马啊?”
使臣摸了摸脖子,畏惧的看着朱权,自己好歹也是个使臣啊,就算去了蒙古之地,见到那些蛮夷,他们也不敢如此无礼。
这宁王简直比蛮夷还要蛮夷,跟他一比,草原上的蒙古人都显得那么和蔼可亲,温文尔雅。
“宁王殿下,我北平万万比不过您的大宁啊!”
朱权傲然开口道:“那是当然,我大宁的将士勇猛,皆是全身甲胄,甚至铁都用不完了,连百姓们也穿着用铁制成的衣服。粮仓的粮食吃不完,只能任由粮食发霉!”
使臣的眼神更加畏惧。
朱权眯了眯眼,若是按照正常历史脉络,自己帮助朱棣夺取皇位,但是最后成了一个闲散王爷,被变相软禁起来,被朝廷严格控制。
等到正德年间,自己的玄孙宁王也开始了造反大业,只不过被圣人王阳明给无情的镇压了。
这么来看,自己还真有造反的血脉啊。
摆在朱权面前只有三条路。
第一条就是不造反,到时候朱允炆登基,开始对他的叔叔们痛下杀手,朱柏自焚,自己恐怕也没个好下场。
第二条就是协助朱棣登基,可自己最后的结局不咋地。
第三条就是自己亲自干,但是造反路上充满艰辛,还真不一定能打下来江山。
朱权忍不住叹口气,问题的症结还是在朱元璋身上,要是朱元璋直接指定他当皇帝,不就没这么多破事了?
只不过,朱权也明白,自己身为十七皇子,无论是出身还是资历,皇位都不可能落在自己头上。
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
在大宁待了五六天,朱元璋自认为看清楚朱权这家伙的本质了,这家伙完全长歪了,利用自己的权势,疯狂地吸着百姓的血。
他从不肯认真批阅奏章,甚至坐在殿里半个时辰都做不到,他将所有的奏章都交给其他人处理,自己只知道玩乐享受。
还有打猎。
每三天就要出城一次,每次都会坐那个豪华的马车,用六匹全身雪白的马牵引,马车内部也很奢华,有暖炉,有个小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