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的大道理,而且还有许多公文。
所以,学了《书》,才懂得处理各种文书事务,胜任官职!”
原来如此!
刘信恍然!
怪不得,刘邦本来不过是中阳里的一个农家子弟、沛县的一个普通青年,却那么懂得政治,迅速崛起成为秦末农民起义中的领袖,直到开创大汉四百年基业!
他是读过《书》的!
马维跑到沛县这个地方来,专门传授《书》,其实就是在培养具有政治天赋的人才!
正是因为读过《书》,不仅会读书识字了,比一般的起义领袖更有文化,而且,刘邦还学会了《书》中的政治智慧,因此才比其他的起义领袖、包括楚霸王项羽,更胜一筹!
刘邦的崛起之谜,原来,就在这里!
科举制度是直到隋唐时代才出现的,秦朝并没有科举取士制度。
但,此时刚刚统一天下,有广大的国土需要治理,急切需要治国理政的人才。
所以,尽管千百年在历史上背负着“焚书坑儒”、摧残读书人和文化的骂名,但真实的秦朝,恰恰是对于读书人特别重视、特别优待的。
对于学过《书》等典籍、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公务处理才干的人,可以不拘一格、优先录取选拔为官吏!
在朝堂上,和马维一样同为儒门传人的叔孙通等众多的读书人,就被征召为博士,直接参议朝政。
在地方上,即使是刘邦这样出身贫贱的人,只要是读过书,有一定的文化,也可以破格录取为基层官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