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会上会正式就职工管理条例进行部分修改,开除职工只需厂长签字即可。”
郑安民的态度转变对他而言,确实出乎意料。他原以为这位康乐的老秘书就任厂长后,会尽一切可能给自己的工作添堵;毕竟此前在永安工作时已经与他打过几个月的交道。
没想到昨天见面后,郑安民的态度却出奇得好,对陈东莱提出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这简直惊掉了陈东莱的下巴,甚至怀疑其中是否有诈。
将郑安民的态度抛诸脑后,陈东莱继续有条不紊地下达指令:
“其余签到天数不满足条例职工,由优化办的同志逐一审核。除非确有正当理由,否则一律按照乙类离职职工处理。”
按照陈东莱的要求,优化办把将要被裁员的职工划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类职工是无过错被裁员的职工,他们能领到的离职补助是三类人员中的最高一档,即劳动部规定的一千一百元的数额。
乙类职工的离职待遇就要差上一些。这类职工一般都存在着多次迟到早退或者旷工、打架斗殴和其他违纪违法行为,陈东莱将这类职工的离职补助定为六百四十元。
至于最低一级的丙类职工,大都是长期不上班,靠着在厂子里的关系吃空饷的蛀虫————中午那位在食堂门口向陈东莱跪地哀求的老太太的丈夫便属于此类。他们是当然时领不到一分钱离职补助的,其中有的人甚至因为吃空饷太多,还会被法务人员要求偿还发放的工资。
陈东莱的指示逐一下达,林霖见手中文件上的待办清单的一条条事项几乎都能得到清晰准确的答复,不由得在心中赞叹了新领导的处事风格。
要知道柴机厂此前官僚风气严重,很多厂领导都害怕承担责任,在员工开除、资金拨付等重大议题上,完全不敢强力拍板;即便是琐碎的小事,也要畏首畏尾地将其提交给部门的办公会讨论,导致行政效率极其低下。
这其中有袁向阳权利欲望爆棚、总是试图乾纲独断的原因,厂领导们在这种一把手的压制下,缺乏能够独立决策的魄力,导致了如今的局面。
“一期裁员名单两千人,到目前为止完成了多少?照目前的进度,把六个车间的吃空饷职工和严重违纪职工全部开除,能裁掉多少人?”
林霖面色微微涨红,快速翻动着手中的文件,显然对这个没有准备。好在刚刚在食堂门口为陈东莱说明情况的那位寸头小伙子站了出来:
“部长,目前裁员已经进行到三车间,裁撤职工总计约五百一十人;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