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向江安省高院提起上诉的。”
面对他的质疑,陈东莱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他不慌不忙地纠正道:“首先,在工作组进驻柴机厂之后,他们就已经丧失了在这场官司中采取任何行动的权利;其次,关于省高院那边,你们完全不必担忧,因为那几位审判长都会坚定地站在我们这一边。”
陈东莱毫不掩饰地直接点明了石梁市和江安省高院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这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司法体系的状况就是如此,即使时间推移到了三十年后,地方保护主义依然盛行。地方法院往往会出于对本地政府和纳税企业的偏袒,对它们百般纵容。“南山必胜客”这个例子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即便江安省高院的二审判决仍然偏向石梁市政府,但如果昆仑银行甚至华阳军区方面紧紧咬住不放,那么这块土地仍然无法实现正常的流转。”阎修文面无表情地用指关节轻轻敲击着桌面,他的语气显得有些飘忽不定。
“先不说以七百万的价格拿下这块地是否划算,就算我们成功获得了土地产权,也有可能会面临后续的各种争端。”阎修文继续说道,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担忧。
然而,面对阎修文的顾虑,陈东莱却表现得毫不在意,甚至还露出了一丝笑容。他反问阎修文:“我记得贵公司似乎和海军关系紧密?”
中船工业在吴淞市和凌霄省剑湖市都设有造船厂,专门为海军制造一定吨位级别的驱逐舰和护卫舰,二者关系极其紧密;不少海军后勤和装备部门的高级将领转业或退役后,都会选择进入中船工业继续任职。
听到陈东莱漫不经心的话语,阎修文的瞳孔骤然一缩,似乎被点破了什么一般:“你的意思是……”
陈东莱向着坐在对面的中船工业众人颔首致意:“贵司可以与海军后勤部或者装备部一同对这块土地进行开发。不论是建设疗养院还是离退休干部公寓,想必都很合理。”
一旁的张饮冰用震惊的眼神看着陈东莱这位年轻下属。心道这小子简直是胆大包天,居然想出了驱虎吞狼这种阴险招数!
不料中船工业的在场众人似乎开始窃窃私语起来;就连阎修文本人也侧过身子,开始与身边的同事讨论起这个建议的可行性。
“搞一个干休所还是不错的。海军那边江安籍贯的领导不少,说不定有人感兴趣。”
“倒不如交给海军后勤部。我听说他们不久前成立了房地产开发公司,也想靠着经商贴补军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