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小组长了,工资一个月,算上加班的,已经有6000块了。”
\n
姐弟俩,都不是浙州省本地人,而是来自于偏远的西南渝州山区。
\n
父母健在,但父亲六年前,在外出务工的工作中,因为一场工作失误,瘸了右腿,从此失去了重体力劳动的资格,也失去了外出务工挣钱养家的机会,只能在家务农,干一些轻松的农活。
\n
母亲自从生下苏禹,就一直体弱多病,这么多年,也只能简单帮衬一些家务活。
\n
在父亲没有出事之前,家里尽管艰难,但父亲还是能硬撑着,靠自己的双手,养活着整个家庭,供苏禹和姐姐俩人一路读到高中。
\n
父亲出事之后,家里实在撑不下去,姐姐便辍了学,17岁,代替父亲外出打工,供养整个家庭。
\n
那个时候,苏禹也萌生了退学的想法,想陪着姐姐一块外出打工。
\n
从而减轻家里的负担。
\n
然而,身在农村,一辈子在土里刨食的父母,却是知道,家里越是贫苦,就越是应该抓住‘知识改变命运’的这根绳索,才能有全新的未来,才能真正改变家里的境况。
\n
于是,成绩比姐姐好的苏禹,留了下来,继续读书,考大学。
\n
高考,他考了近600分,虽然距离一流名校,依然还有很遥远的距离,却也完成了大家对他的期望。
\n
大学,他选择了离姐姐打工地方不远的浙州财经大学,学了金融专业。
\n
大学四年,学费、生活费,以及家里的吃穿用度补贴,基本上全部来自于姐姐的工资。
\n
节约、节俭,是整个生活的主基调。
\n
苏禹在大学期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