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没有下过。
如果自己不采取行动,这灵明石猴恐怕真的会在花果山上呆到天荒地老,度过余生。
菩提老祖此去东海便是想再次探查花果山,同时也准备引导灵明石猴前往方寸山学艺。
佛教上下不知道的是。
然而,现实却比他预想的要复杂得多。
实际上,灵明石猴之所以不离开主峰,一方面是为了潜心修行,主峰区域的氤氲之气对他修行极为有利。另一方面,这也是灵明石猴深思熟虑后故意为之的策略。
尽管以灵明石猴现在的修为已无需再前往方寸山学艺,但在诸天万界的修士眼中,灵明石猴仍是一个修行浅薄的应劫人。
因此,灵明石猴需要一个合理且引人注目的理由来展示自己修为的飞跃。
菩提老祖的东行正好为他提供了这样的机会。灵明石猴不愿主动拜入菩提老祖门下,以免招惹不必要的因果纠缠,所以他选择等待,等待菩提老祖的到来。
灵明石猴可以等得及,主导西游大劫的佛教却是等不及。
所以,只要灵明石猴不出花果山,菩提老祖必定东行。
像菩提老祖这样的大能在西游大劫临近时造访花果山,必然会引起各方势力的关注。
到时候,如果灵明石猴选择不出花果山,面对众多诸天大能的关注,菩提老祖也绝不敢强行逼迫他。实际上,灵明石猴在这方面的担忧是多余的。菩提老祖正在怀疑正是自己对灵明石猴的算计导致了两人之间因果关系的断绝,他怎么可能敢对灵明石猴用强呢?
当然,佛教师对于天地大劫的了解并不深入,这也是他们未能察觉灵明石猴异常的原因。若是在玄门三教中,玄门三圣定能洞悉灵明石猴的不寻常之处。
然而,这并非是菩提老祖的过错。
佛教所在的西方,唯一经历的一次天地大劫,便是道祖鸿钧与魔祖罗睺之间的道魔大劫。
那场战斗之惨烈,几乎让洪荒世界的半个西方化为废墟。
当初的洪荒世界西方是罗睺魔道的天下,那时的接引圣人和准提圣人因为惧怕魔祖罗睺根本不敢出世,自然也无法深入了解天地大劫的奥秘。
后来的巫妖大劫和封神大劫,佛教的参与程度也相对较低,因此对于天地应劫人的具体情况佛教真的是一知半解。
其实,在菩提老祖的眼中,灵明石猴所表现出的异常变化并不显得过分突兀。毕竟,灵明石猴的这种情况是有先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