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做不出来的。”
我说:“那些苦行僧呢?”
仁德亲王说:“只化斋饭,不要金钱的苦行僧的行为逻辑,我不便评论。不过,我觉得这种人不应该把精力放在虚无缥缈的信仰上,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完全可以开两亩荒地,再养一窝猪。每天背着行李在路上走,对社会,对自己,都毫无意义。”
书生说:“我和亲王的想法是一样的。”
仁德笑着说:“知道我最佩服的和尚是谁吗?”
我说:“莫非是唐三藏?”
仁德亲王笑着摆摆手说:“不是不是,我最佩服的和尚是姚广孝!你说他信佛吧,他能辅佐朱棣夺得皇帝的大位,你说他不信佛吧,偏偏甘愿当一辈子和尚,也不去当官。他一辈子没有娶妻生子,不过他有一个养子。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说明他是有繁衍的欲望的。这多多少少和宫里的太监类似,大多数的老太监都会收一个义子为自己传宗接代。”
张先生说:“亲王觉得,姚广孝为何没有娶妻生子呢?”
仁德亲王笑着说:“有些人天生就不能娶妻生子的,是有生理缺陷的。所以,当和尚或者太监是唯一的出路,要是让我选,我更愿意当和尚,而不是太监。但凡是个正常人,都不可能当一辈子和尚不动七情六欲的。”
我点头说:“是啊,你这么一说,我还真的觉得姚广孝很可能是有什么毛病。”
书生笑着说:“这种病很多的,先天的卵蛋畸形者还是很多的。”
我说:“亲王,我有个学生,也做了和尚,你帮我分析一下。”
面对仁德亲王这样的人,就得多请教,他是有教育人的欲望的,他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于是我把大同的情况和亲王说了一下。
亲王摆着手说:“他不会做一辈子和尚的,只是因为没遇到对的人,只要遇到了,他会在一天之内还俗。这个大同倒是有点意思,是个做大事的人。有机会把他带来东盈,我想和他聊聊。”
我说:“他现在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像是一个大家闺秀,每天都在大明寺里猫着。对了,这次要不是他,我也遇不到麻烦事。”
就这样,我把事情和亲王说了。
亲王听完了之后,直接就抓住了矛盾点,他说:“你们确定那经书是歪的?”
书生点头说:“我确定那是歪经,我在闲来无事的时候也是看过一些经书的,经书的理念都是劝人向善,众生平等,但是雷门寺的经书不是,里面宣扬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