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养生息,而且他十分清楚,大秦下一步的目标不是大宋,反而是西夏,因为只有拿下西夏,稳固住后方,大秦的发展才能更加稳固。
因此,王行之一直没答应两国出兵,一直在虚与委蛇。
反而忽悠吐蕃,表明愿意当中间人,为吐蕃与大宋说和,但是吐蕃却是需要攻打大理,让吐蕃无暇河煌地区。
吐蕃畏惧王行之,也忌惮大宋,因此答应下来,捏捏软柿子。
王行之也说话算话,当即发了国书,为大宋与吐蕃说和,并且表明吐蕃攻击大理是他的意思。
大宋即使心有不忿,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因为现在大宋还不适合与大秦交手。
大宋回书,顿时让吐蕃放心下来,吐蕃果断出兵大理,将西南方向搅乱。
这让西夏十分恼怒,大秦与西夏之间的关系渐渐变得微妙。
————
秋风萧瑟,又到了一年的秋收之际,吐蕃与大理打得不可开交。
北辽趁机突袭,拿下了云州,又顺势夺取了三州,在燕云之地重新站稳脚跟,让大宋不得不在燕云投入重兵。
西夏蠢蠢欲动,想要趁机突袭大宋,但又忌惮大秦,一直没有妄动。
此时,两仪殿内,王行之、刘玄、蔡卞、赵行舟、刘法、宋清溪以及游骥坐在其中。
李青山身着软甲,站立在王行之身侧。
王行之扫了众人一圈沉声说道,
“各位,现在北辽与大宋僵持在燕云。”
“吐蕃与大理战斗于西南。”
“而我大秦经过两年的发展,已经兵强马壮,到了扩充之时。”
“所以,孤想问问,我大秦是东出还是北上,诸位也提提提建议。”
众人闻言,尽皆陷入沉思当中,若是辽国没有进入燕云,他们肯定想都不会想,直接商议以什么借口,北上攻击西夏。
但辽国进入燕云,大宋无暇他顾,不得不将重兵投入燕云,大秦若是此时攻击大宋,西夏必然也会出兵攻击大宋。
届时,他们只要突进洛阳,便可轻易占据河南之地,入驻中原。
但同样,现在大宋被牵制,同样是攻取西夏的好机会,大秦若是拿下西夏,便占据了整个河套之地,不仅能得到新的养马地,而且还能彻底将大秦的后方稳固。
沉思良久,刘玄拱手道“王爷,臣以为我等应当先攻击西夏,将西夏占据后,我大秦可稳固后方,日后需要面对的敌人,便只有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