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差的远,暂时只是一名非常不错的执行者,如果重点培养的话,应该要不了几年就能出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像下面分厂的厂长,未必需要必须懂业务的,但一定要会管理,会用人,管理一家职工总数两三千人的厂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国企。
就像现在,秦省就面临了一家在职职工人数超三千人的厂子准备搬家,却没搬家费的问题。
省里主管工业的副领导来访,这是昨天就已经约好的,李唐踩着时间点听完林川的事情,很快新分管工业的曾副领导就来了。
之前分管工业的副领导姚良忠,现在已经成功火中取栗当上了领导,省府的分管工作就重新调整了一番。
因为李唐的身份问题,秦山药业的分管工作依然由姚领导亲自管理,其他省内的工业方面的工作就交给了重新划分后的曾副领导。
这位也是老熟人了,之前是分管文教卫工作的,这次换届也是更上一层楼,进入了班子。
他今天过来,可以说是来求助的。
“一直在山里,确实制约了红阳轴承厂的发展,去年轴承厂已经实现产值破亿,如果搬到省城来,相信它还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目前经过努力,上边计委已经发文同意搬迁。
但是,只给政策不给钱,搬迁所需的费用得靠他们厂自筹,老弟,你也是干工业的,那么大一家厂子搬迁,不光是建设厂区,还得建设职工的住宿区,可以说完全就是新建一座厂,所需的费用可不是一星半点,就算从今年开始省里不要他们上交利润,完全留下自用,等彻底搬迁完也得到五、六年之后了。
这个时间跨度实在是有点大,里边的变数太多。”
老曾说的这家红阳轴承厂,李唐上一世的时候就略有耳闻,这是一家距今近三十年前东北哈市轴承厂援建的厂子,当时选址在秦岭南边汉市下面一个县的山沟里。
七十年代初期开始投产,到九十年代初期转为民用企业后交给了秦省地方。
厂子的效益还不错,但在山沟里也确实不方便,不止是货物的运输不方便,职工及家属的生活也不方便,于是省里和厂里就一起向上边计委打报告,要求将厂子搬迁出山沟,计划安顿在省城位于北郊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两年已经有不少企业和研究所之类的机构,都已经从山沟沟里搬迁出来了。
现在红阳轴承厂的搬迁政策上边也给了,可搬迁费用嘛,呵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