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划一地行礼,气氛瞬间变得庄严。汉帝刘弥身着龙袍,步履稳健地步入大殿,目光如炬,扫视全场,随后沉声道:“诸位爱卿免礼。”
待众人起身,刘弥继续说道:“今日召集诸位,乃是为了东征之举。赵国、齐国蠢蠢欲动,边境不宁,今我大汉兵甲富足,粮草充沛,朕欲再度引军东征,以安天下。诸位有何高见,但说无妨。”
话音刚落,众人便不自觉的起身齐齐围在那大殿中央的巨型沙盘旁,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众将或立或坐,神情各异,争论之声此起彼伏。
“陛下,承蒙陛下厚爱,臣有一言。”被汉帝刘弥亲自擢升为车骑将军的杨济道首先发言,声音洪亮如钟:“赵国地处四战之地,连年征战,粮草军备早已捉襟见肘,加之去年一战损失惨重,正是我军一举攻破的良机。至于齐国,许白如今龟缩东南,沿汉江天险布防,硬攻难有胜算,不如以佯攻牵制,待赵国一灭,南方再无屏障,齐国自然手到擒来。”
薛平之点头附和:“杨将军所言极是,兵法云‘避实击虚’,赵国正值虚弱,正是我们大展拳脚之时。”
而昭苏则持反对意见,他站起身来,颇具威严:“齐国虽强,但宿怨已久,不灭齐国,我军难以安心北伐。且齐国近年来数次败给我国,仅剩许白,可谓是孤掌难鸣,正是我们趁机削弱其势力的好机会。一旦齐国稳定,再图之将难上加难。”
秦简亦补充道:“再者,齐国若得知我军攻赵,岂会坐视不理?若被其从背后偷袭,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应先稳住齐国,集中力量攻赵。”
两派人马各执一词,争辩愈发激烈,殿内回响着不同的声音,气氛一度剑拔弩张。尉迟驰、卫布仝等人则相对沉默,他们更擅长于战场上的拼杀,对于战略层面的争论,显得有些脑子不够用,只能在角落里闭目养神,美其名曰等待着陛下的最终裁决。
正当双方争执不下之际,刘弥轻轻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陆象先身上:“陆侍郎,说说吧,免得几位将军吵的激烈,把朕这宫门给拆了。”
“臣遵旨。”陆象先缓缓起身,走到沙盘前,手指轻轻划过沙盘上的地形,开始阐述他的策略。
“诸位将军,齐国固然富饶,但水网复杂,于我军不利。但赵国此刻的虚弱,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国若能与东面的陈国结盟,共谋赵国,则胜算大增。陈国虽远,但利益之下,无远弗届。陛下早已预见此事,三月前便命我暗中联络陈国,如今,陈国已应允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